为使文献藏品免遭自然的和人为的损毁,延长文献保存期限和使用寿命,尽可能保持其原来形态的技术和措施。不同载体的文献,有不同的保护方法,就一般文献而言,文献保护的方法和措施主要有防火、温湿度控制、防光、防虫、防霉、防鼠、防破损等。1防火纸质文献和缩微文献均为易燃物,因此防火是文献收藏单位的首要任务。2温湿度控制纸质文献因纸张既易吸收水分而膨胀发霉、长虫、变形,又易放出水分而收缩,使纸张干燥脆裂。温度忽高忽低或湿度经常波动,会使纸张变形出现浮凸现象,降低强度和弹性。因此,保持室内适宜的温湿度是延长文献寿命的重要条件之一,通常书库内温度以保持在14~24C,相对湿度保持在45~60%为宜。3防光太阳光线特别是紫外光的照射,能使纸张变黄发脆,还可使书刊中的胶粘剂遭到破坏。因此,切忌阳光长期直射文献。照明尽量不要用荧光灯,而采用白炽灯,并且不能离文献太近,并将照明时间和照明方向控制在藏书能接受的限度内。防虫纸质文献由于载体本身有适于昆虫繁殖生长的物质如植物纤维、装订所用的浆糊,加上书库通风不好,书刊放置不当,温湿度较高,卫生差、有灰尘和其他残物等,较容易招来虫害。因此,要长期注意防虫害。4防霉霉菌有很强的繁殖力,书库中的相对湿度超过70%,温度在22~35°C时最宜霉菌繁殖,潮湿和温度急剧变化,也易使霉菌滋生。书刊发霉一般是从封面、书脊、或外缘开始,因这些部位有浆糊、水分并接触氧气。霉菌会削弱纸的组织,使书籍腐烂、破碎或整块脱落,故应使书库干燥通风,并应经常检查。如果书刊发霉,可采用甲醛、百里酚、环氧乙烷等作防菌剂,进行处理。5防鼠由于书刊经过装订、修补,有浆料或因书刊粘有食物而致使被老鼠啃咬,有时老鼠还会把书咬碎做窝。因此,做好清洁工作防止老鼠进入十分必要。6防有害气体与防尘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和灰尘都能影响文献的使用寿命。纸质文献吸收了有害气体后会降低纸张的强度。灰尘不仅沾污和破坏文献载体材料,还是害虫和霉菌藏身和繁殖的处所。防有害气体和防尘的措施主要有:经常保持书刊资料的清洁卫生,有的文献可存放在箱、柜、袋等密封或多层密封装具中;用空调装置净化与过滤空气,用吸尘器除尘,用活性炭等吸附剂或用水淋洗来净化空气。7脱酸处理纸张含酸是纸张老化变质的主要原因。脱酸的方法有碱水溶液脱酸法、碱有机溶液脱酸法和碱气相脱酸法。美国W.J。巴罗最早发明了碱水溶液脱酸法,即将书拆散,浸泡在氢氧化钙、碳酸氢钙或碳酸氢镁的水溶液中进行脱酸。年美国芝加哥大学图书馆研究生R.D。史密斯采用非水脱酸法对纸张进行处理,可以使其寿命延长1~2倍。8防破损书刊在使用过程中容易破损。中国的古籍线装书通常配有函套(书函)以防破损。书函有两种:一是用布做的,二是木夹板和木盒子。清代的《四库全书》就是用楠木做的木匣,二百多年仍完好无损。古书的装函不仅可以防止书的机械破损,而且还使书籍整齐美观,搬动和使用方便(见中国古籍形制)。现代有些常用或珍贵的图书,还使用精装封面,以延长其使用寿命。如何判断古籍善本是否有投资收藏价值?判断古籍善本是否值得收藏时,往往看重的并不是它的使用价值,而是它的版本价值,也就是书籍存在形式的价值。一般来说,越古的书,收藏价值就越高。因为图书在印刷出版过程中,难免出现各种错误。所以越是早出的版本往往越接近作品的原貌。古籍的收藏价值,历代古籍版本中,以宋刻本为最精良,书写者均出自书法名家,雕刻多为技艺高超的名手,墨色清润。宋版传世已不多,若系宋版善本,则为凤毛麟角,价值更高;若再经名人阅读和批注,其价格就更无法估量。清版书虽然存世较多,但佳者甚少,其中以馆图版价格最高。投资善本的条件,值得收藏善本必须具备三个条件:第一,因年代久远颇具历史文物性;第二,书籍内容有重要参考价值颇具学术资料性;第三,雕版印刷考究,插图、字样精美而具有艺术代表性。从近几年古籍善本拍卖成交情况来看,初印的红蓝印本等均有较高的市场行情。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95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