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收藏 >> 收藏前景 >> 正文 >> 正文

6旬老人被骗百万元含恨离世到死都没咽下那

来源:收藏 时间:2023/3/8
白癜风能看好吗 http://pf.39.net/bdfyy/dbfzl/160319/4793212.html

  春节前,多地曝出老年人被骗的消息。

  在保健品推销、高价售卖纪念币收藏品、“会销”、高息理财等各种骗术的“围猎”下,一些老人少则损失数千元,有的被骗光一生积蓄,负债累累。多地警方、法院发布了针对老年人的常见诈骗类型和提醒。

  重案组37号注意到,近年来,多个机构作出的调研报告显示,老年人已成为诈骗的主要受害人群。

  老年人容易被骗的原因复杂,除了自身接受社会信息少、防骗意识低等特点,也有心理、家庭甚至社会的因素。北京大学心理学博士陈绍建说,老人最怕的是寂寞和无用感,他们同样也需要实现自我价值,也正因为子女不明白如何安排父母退休后的生活,才给骗子钻了空子。

  在一些保健品公司和收藏品公司的内部,“如何获得老人信任”“研究老人的心理”也成为上岗培训课程。推销员通过口头亲切称呼甚至认干亲等方式,用长时间的“温情攻势”打动老人,取得老人信任后进而行骗。

  北京律维银龄研究与服务中心负责人卢明生律师认为,老年人被骗已不再是个体的问题,而是社会的问题。工商、公安等部门还应加大打击力度。

  2月24日,廖永林(化名)展示自己购买的部分钱币和邮票。早在年,廖永林接到收藏品销售的电话,就此开始不断购买钱币、邮票、粮票、字画等收藏品,而购买时承诺的“回购”、拍卖从来没有成功过。据廖永林说,花在这上面的钱已经近百万了。

  新京报记者大路摄

  直到死的那天,66岁王权购买的大量钱币、收藏品也未能如愿拍卖。

  “到死也没能咽下那口气。”王权女儿说。

  王权生前至少在8家公司高价购买了收藏品或纪念币。销售员告诉他,一段时间后可以帮他将这些纪念币拍卖,获益巨大。

  女儿有次听王权提过“想赚些钱留给孩子。”那是女儿生完二胎后的事儿。

  六旬老人被骗百万元含恨离世

  王权大量购买钱币、收藏品瞒着所有家人。

  年底,女儿生了二胎,母亲前去照顾,王权独自居住在四惠附近。

  女儿回忆,大概在年初,她曾听到疑似收藏品销售人员给父亲打电话,邀请父亲前去公司洽谈,他一口答应。当她询问时,父亲回答:“反正没事,去看看。”

  王权从年查出胰腺癌,多次化疗、住院后,于年8月去世。女儿在房间收拾遗物时,才发现他至少在8家公司购买了收藏品或纪念币,花费多万元。

  在女儿印象里,王权是一个生活节俭的人,经常吃剩菜剩饭,有时还会捡别人丢弃的家居物件回家用。

  为何花上百万元买收藏品或纪念币,妻子和女儿并不知情。

  女儿有次听王权提过“想赚些钱留给孩子。”那时的王权还因患癌需定期化疗、住院,花费不少医药费。女儿猜想父亲为了减轻她的负担,也在想办法自己挣些钱。

  但这些已入手的收藏品、纪念币再难以出手。

  年6月份,王权脚都化疗麻木得没法走路了,还要去收藏公司,想把手中的藏品出手换钱,未果。

  在王权的   那时的王权已是癌症晚期。1个月后,王权去世。

  女儿在王权的手机里发现,有些电话号码没有备注,但几乎每天都会打来,而且有很长的通话时间。

  女儿怀疑这些就是推销员。此后还有收藏、拍卖公司的电话打来,邀请前去购买藏品。

  王权生前把所有购买收藏品、纪念币的明细记录在账本上,银行交易凭条也夹在其中。女儿根据这些信息找收藏公司退款,发现有2个公司跑路完全找不到了,还有3家公司,以各种理由推脱不退。

  其中在百子湾的一家收藏品公司,王权购买纪念币花费近万元。王权女儿拿着纪念币前去退款,对方称没有票据,不承认在此购买。王权女儿于是报警。

  85岁的杨慧也陷入了拍卖公司的套路。她离异多年,为了做生意,她卖掉了房子,租房独居。

  她从年春开始接触了20多家收藏品或拍卖公司。“什么也没卖掉,还四处交钱,欠了一些债。”她有点唏嘘,又隐约怀着希望,“这些公司都说我那两幅字可以卖到一二百万”。

  但希望没能照进现实。

  2月24日,八十多岁的杨慧(化名)购买收藏品的收据和凭证。这些收据和购买凭证上,公司名字要么没有,要么干脆就是一个姓,也没有公章。新京报记者大路

  摄

  老人执着买纪念币拿房抵押贷款

  被骗的老人不止王权、杨慧。因执着买纪念币,68岁的张佩芳在家里引爆连番“冲突”。

  9个月前,张佩芳在一家收藏品公司员工的介绍下,将自住的密云一套房子抵押贷款了多万元,用于购买该公司的纪念币。家人及时发现后,保住了房子,但钱还得还。

  为劝说张佩芳不再相信收藏品公司,家人甚至对她动用了武力——张佩芳的姐姐给了她两个耳光。

  这让张佩芳感到毫无尊严。她认为,谁都不能理解她,“等(纪念币)升值了拍卖,到时候可以赚多万。”

  年5月开始,张佩芳在朝阳区SOHO现代城的北京燕文堂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听信业务员的“升值论”后分多次购买了钱币、纪念币。

  这是一个曾被多次曝光的骗局——收藏品公司将低廉的纪念币甚至正在流通的货币,以高价卖给老人,鼓吹能大幅升值,同时许诺在一年或一年半以后帮助老人将购买的纪念币拍卖,获得更大收益。但拍卖只是幌子。

  张佩芳买纪念币花了70余万,在业务员的建议下,她瞒着家人拿房去做抵押贷款。由此引发家庭“冲突”。

  张佩芳和家人闹得最凶的一次,正是在这次“冲突”之后。

  她为了还贷款公司的债,要卖掉女儿住的另一套房。女儿抄起凳子就要砸她,两人大吵一架后互相不再说话。

  张佩芳的子女坦承,母亲被骗并不是第一次。

  在张佩芳十多平的卧室里,床边的一排三层柜上,摆满了各种保健品的瓶瓶罐罐。这些瓶子上,白色、黄色、蓝色的标签标注着不同的功能,如保护心脏、调理血管、预防糖尿病等。其中一些保健品早已过期。

  买保健品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年前。张佩芳在一次免费体检中发现血稠后,开始吃保健品调理。多块钱一瓶,可以吃24天。

  之后,她遇到过多位向她推销保健品的业务员,听到该保健品的功效正对自己身体的症状,她就会购买。

  没钱的她甚至会借钱买保健品。买得多了,她还得了好多特殊贡献奖。她还是一家保健品公司的理事,只因为花多买了该公司的产品。公司的人告诉她,等到公司上市,她就能持股,然后每年能分红。

  所谓的“理事”其实就是核心会员,“公司上市”的承诺也是一年复一年,但张佩芳并不在意。倒是公司每年一次的免费旅游,她每次都去,一次去个几天,回家时又带回满满一袋保健品和小礼品。

  家人说她买保健品已经“疯了”,她反驳说,现在身体没有大毛病,完全是吃保健品的功劳。

  在她的保健品里,一些保健品查询不到产品批号,或是被夸大功效。

  如一盒近千元的桑黄参肽精片,销售员称可以缓解高血压、冠心病,重案组37号(   年,山东新亮律师事务所济南市民间老年人防诈骗维权中心的一份《老年人法律观念及维权意识现状调查报告》显示,老年人已成为诈骗的主要受害人群,受访者中32.6%的老年人曾遭遇过诈骗,其中,营养保健品诈骗和投资理财诈骗为主要诈骗形式。

  有观点称老人容易被骗源于自身文化程度不高。重案组37号探员自年以来采访了多名受骗的老人,其年龄在55到85岁之间,文化程度大多比较高,有退休干部、教师等。

  从各案例看,骗子一般利用老年人接受社会信息少、防骗意识低,同时爱贪图小便宜的特点,实施诈骗。比如先免费赠送米、面等小物品,熟络之后再将老人骗到店内高价购买纪念币、保健品等。

  对于老人频频落入保健品和投资理财骗局,北京大学心理学博士陈绍建说,老人最怕的是寂寞和无用感,一旦感觉自己没用了,人生就失去了价值和意义,所以才会想着投资理财,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也想通过“投资”帮子女赚钱。但老人对一些新兴的投资理财并不是太懂,容易落入骗子的圈套。另外,步入老年后,身体各机能下降甚至出现问题,出于对死亡的恐惧,“生”的本能就会被激发。因此,当骗子以保健康为名向老人推销保健品时,老人会较轻易地相信。

  2月24日,八十多岁的杨慧(化名),正在接保健品销售人员打来的电话。由于年龄大,健忘,杨慧甚至记不清在哪里买了什么,许多收据凭证更是找不到了。而购买的收藏品好些也找不到了。

  新京报记者大路摄

  推销员为打动老人直接叫“爸、妈”

  在老人被骗的各个案例中,“闺女”“儿子”的身影频繁出镜。

  他们与老人并无血缘关系,只是普通的推销员或业务员。重案组37号采访多位有受骗经历的老人发现,这些推销员通过口头亲切称呼甚至认干亲等方式,用长时间的“温情攻势”打动老人,有的推销员甚至直接管老人叫“爸”“妈”。

  但他们只是视老人为“猎物”,在取得老人信任后进而行骗。

  “如何获得老人信任”“研究老人的心理”也成为一些公司业务员的上岗培训课程。

  重案组37号探员此前在北京一家保健品公司暗访时,公司培训员工多次强调,要注意关爱老人。“到老人家里,提点水果,到了扫扫地,走的时候带上垃圾。等你要卖货的时候,他还好意思不买吗?”

  员工很注意维护与老人的关系,白天上班时,他们会站在菜市场门口发礼品领取单。见到熟悉的老人,会上去热情地打招呼。有时还会对老人撒娇,“去一下吧,给我捧捧场。”

  一篇《骗子自述:我是怎么骗老人“心甘情愿”买保健品的》文章,则用大段篇幅讲述“如何获得老人信任”。

  “我们一般不叫他们爷爷奶奶,是叫叔叔阿姨。因为这样显得他们更年轻;保健品不能说保健品,会说‘保健食品’,加上这个‘食’字后,老人容易会对此放下戒备心……”文中这名曾经的保健品销售员说,为了研究顾客,每天晚上6点闭馆就会召开长达5个小时的会议,四五个人琢磨一个老人,专门针对他们的性格、家庭以及收入状况进行分析,并且制定第二天的计划。计划内容包括确定和老人下一步的聊天话题,有时候会细致到,见面第一句话和老人说什么,老人作出不同情况的回应后,又该如何应答。

  该保健品销售员说,当一个老人成为顾客的时候,我每天有8个小时陪在老人身边,陪老人买菜、帮老人做饭。老人在家很孤独,天天去看他,每天给他送些水果,陪他聊天。老人都把销售员当成了亲孙子。老人家里断水断电,第一时间想到的不是自己的孩子,而是销售员。晚上老人病了,医院看病的,也不是他的孩子,而是销售员。

  这名销售员回到老家后,发现奶奶被同行拉去购买保健品。“我第一反应就是劝她不要买,可奶奶不听,我最终没有坚持,显然,那个销售员对她足够好。”

  张佩芳至今仍觉得保健品销售员王岗对她很好。王岗也认了张佩芳做干妈。

  重案组37号探员此前采访纪念币骗局时,65岁的受骗者孙林(化名)说,他是通过电话邀约去收藏品公司免费领纪念硬币,认识了公司销售员杜某。此后的一年间,他经常接到杜某的电话、短信,不仅是劝其再来公司领纪念币,还会嘘寒问暖,碰上他身体不适,更是会叮嘱“好好休息,注意身体”。

  去年11月,重案组37号探员在朝阳SOHO现代城D座一家收藏品公司门口看到,一名女性销售员挽着一名老人的胳膊,举止亲密地不停劝说老人购买纪念币。老人笑着点点头。

  除了获取老人的信任,销售人员还会刻意离间老人与子女的关系。

  一位老人的女儿也向重案组37号探员反映,母亲在燕文堂购买钱币后,她无意间在楼道中听到销售员对母亲说,千万不要告诉家人,你的女儿肯定不会同意,况且也不懂。

  去年9月7日,SOHO现代城内一家收藏品公司的工作人员向一位老人推荐纪念币套装,房间的墙上也贴满了各国的钱币样板。新京报记者彭子洋摄

  独居空巢老人成骗子“优质客户”

  重案组37号采访多名被骗的老人发现,他们均未与子女同住,有的还是丧偶独居,每月有数千元的退休金。

  在保健品公司和收藏品公司的上岗培训中,这类老人是他们潜在的“优质客户”。

  张佩芳目前与老伴居住在密云的一套两居室,女儿住在附近另一套房。儿子住在城内,一两周回来一次,吃顿饭就回城,平时的交流都是些家常话。

  张佩芳的老伴喜欢打乒乓球,有自己的爱好。而她没有,除了打扫卫生做饭,平时出门最多的就是去各种保健体验店坐坐。

  她家附近有多个保健品体验店,常有免费领鸡蛋、面等小礼品的活动。张佩芳去得多了,和一些业务员也就熟了。

  张佩芳儿子说,母亲看很多推销员都来自外地,“不让人挣点钱怎么行?”她非常心疼他们,甚至把自家被子送给一位关系好的推销员。

  杨慧一般在过年时才会见到子女。女儿是全职太太,女婿很忙,她不愿去添麻烦。儿子家的房子较小,没有客厅,她也不愿意去。她租住在良乡一个两室一厅的房子,一个人住。

  因为平时与子女沟通少,不少老人购买保健品或收藏品、理财产品时,家人并不知情。

  有被骗老人的子女坦言,平时对老人缺乏关爱,也不是太清楚老人日常的动向。子女的缺位,导致骗子有机可乘,通过关心“取代”了子女在老人心中的位置。从而让老人一步步陷入骗局不可自拔。

  北京大学心理学博士陈绍建说,骗子是聪明的心理学家,从一些案例可以看到,骗子代替了父母在心里对子女的要求和需求。也正是因为子女不明白如何安排父母退休后的生活,才给骗子钻了空子。

  他建议,当发现老人被骗后,子女不要埋怨父母被骗,而是应该多去看看父母,想出一些事情让父母做,让父母有价值感,让他们感觉能够被人需要。

  2月24日,昌平天通苑北某公寓内,廖永林(化名)正在整理自己购买的收藏品。新京报记者大路摄

  5家被曝光收藏品公司被查

  老人频频被骗也引发社会   年,天津中医大学几名学生对全国四个地区位老年人发放《孤独感自评量表》进行调查,结果表明,62%的老年人处于高度孤独水平。退休后远离社会生活、无子女或因子女独立成家后成为空巢家庭、丧偶等都成为老年人产生孤独感的原因。

  同年,北京律维银龄研究与服务中心对1万名老年人开展的养老服务需求问卷调查显示,保健品消费、收藏品投资、高额借款、高息理财成为老年人被骗的重灾区。

  该中心负责人卢明生律师说,对于被骗的老年人来说,大多数人的家庭关怀不够,家庭关系相对较淡,很容易被骗子给引诱过去。一旦老人投入第一笔钱,就意味着被骗的钱会越来越多。

  北京盈科律师事务所苏怀东律师认为,应通过新闻媒体、社区街道、司法机关,多方联动,加强法律宣传,提高老年人防骗意识和法律意识,以及高收益伴随高风险的理财风险识别意识;加强对中老年诈骗案件的打击力度,从实际出发,规范、简化执法机关报案、立案、受案流程,方便老年人报警。

  卢明生也认为,老年人被骗已不再是个体的问题,而是社会的问题。工商、公安等部门还应加大打击力度。

  在张佩芳、杨慧等老人所在的社区,尽管时常进行防骗宣传,但居委会表示无法实时监控到老人动态,或者因为老人过于固执,很难让他们意识到被骗。

  北京市房山区西潞大街社区居委会副主任穆女士介绍,为防止老人受骗,社区张贴不少宣传画,介绍各种骗局。此外,每月举办两次讲座,邀请银行职员、社区片警讲解,告诉老人如何防骗、受骗后应该怎么做。对于一些常见的骗局,社区广播也会进行提醒。

  “但居委会人力有限,不能跟踪到每个居民家里。”穆女士说,一些购买收藏品、保健品的老人,不到发现自己受骗不会告诉其他人,居委会确实也无法实时监控到老人的动态。

  北京市北京市密云区檀城东区社区居委会张主任表示,听说过张佩芳收藏被骗的事,居委会还去进行了劝说。“一直在做宣传,也组织了社区活动进行防骗安全教育,下发宣传资料,也有张贴宣传画。”

  张主任说,“有些打着环保旗号卖产品的,我们都不接待,对于保健品店也提醒老人不要参与。”社区居委会做了这么多工作,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但有些老人过于固执,很难让他们意识到被骗。

  年2月23日,重案组37号再次来到朝阳区SOHO现代城,燕文堂公司及其他4家同属一个法定代表人的收藏品公司,都已关门。

  一位保安说,去年底这几家收藏品公司被曝光后,警方曾来查处,带走了一些工作人员。目前这些公司所在的办公区处于待出租状态。

  在重案组37号探员采访的过程中,现代城其他的收藏拍卖公司仍不断有老人进出。

  2月24日,廖永林(化名)向记者展示自己购买的部分粮票。新京报记者大路摄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38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