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收藏 >> 收藏前景 >> 正文 >> 正文

民国四公子张伯驹将收藏尽数捐出,却在

来源:收藏 时间:2024/6/1
说到文物,国宝,这个人你肯定不能不知,那就是张伯驹。张伯驹,原名张家骐是近代收藏鉴赏家、书画家、诗词学家、京剧艺术研究家。在张伯驹张伯驹诞辰年,他捐赠给故宫博物院.国家博物馆和吉林省博物院的精品书画重新汇聚在故宫武英殿,通过这种方式来纪念他为国家文物,文化传承做出的贡献。他是中国第一收藏家,故宫里顶级书画有一半是他捐出,老年却一贫如洗…..说到收藏,首先离不开钱,其次离不开有文化。张伯驹恰到都是这两者之间的佼佼者,他的父亲是清末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张镇芳,开了中国最早的官商合办的盐业银行,是当时中国的四大银行之一。这可是妥妥的富二代呐。当然我们也经常听到这样一句话,一个家族的兴衰历程:第一代从商致富,第二代从政积累权势,第三代艺术放飞自我,第四代回归平民一个。而在张伯驹的身上就把这个历程体现地淋漓尽致。家庭出身决定了他的高度,一个显赫的家庭给了他一张最好的通往收藏界的名片。他对古董千金一掷,视金钱如粪土,为了收藏不惜倾家荡产,这也为老年的落魄埋下了伏笔。按理说说他拥有那么多的无价之宝,老年应该不至于一贫如洗,随便扔出一个都足以风光半辈子。其实这离不开他的志向。年轻时便立志“予所收蓄,不必终予身为予有,但使永存吾土,世传有绪”。为此不惜拒绝他人的别有用心的购买,在张伯驹用四万大洋将《平复帖》买到时,日本人马上派人找到张伯驹愿以20万求购,但却遭到了张伯驹的坚决拒绝。谁知日后日本人却暗中绑架了张伯驹,张伯驹这时想的不是不是之间的安危问题,而是对妻子千叮嘱万嘱咐,“家里那些字画千万不能动,尤其是《平复帖》。万一将国宝流到洋人手里,我张伯驹岂不成了千古罪人?“《平复帖》,这个中华第一帖才得以保存下来,后来为了避免国宝流落国外,张伯驹又陆陆续续地变卖自己的家产,解放以后,他将《平复帖》《游春图》等八件顶级的国宝全部无偿捐献给了故宫和吉林博物馆,件件价值数以亿计。最后因为历史原因,遭受到了不公正的批斗,不平等的待遇,因无工作、无户口,只能写字卖画、亲友接济度日。在一贫如洗中离开人世…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72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