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收藏 >> 收藏前景 >> 正文 >> 正文

第20课像银杏树那样从容成长王小弘说教

来源:收藏 时间:2024/9/30
北京看白癜风哪里看的好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

鞭辟入里的严谨逻辑训练,

层层推进的审美思辨提升,

这是目前我见过的最好的议论文实战教程。

★真题: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白杨树和银杏树同时栽种在一起。不久,白杨树长得高大起来,而银杏却显得十分矮小。对此,白杨很得意,银杏却清楚地知道,自己是珍贵的活化石,神奇的医疗之树。凡事不能急于求成,自己需要慢慢凝聚,吸取充分的营养,丰富内在机理,这样未来才能释放出秀丽的光彩。

请根据对上述文字的理解和思考写一篇文章。

要求:根据材料的整体语意立意,自拟标题,不少于字。文中如果出现真实的姓名或校名,请以化名代替。

银杏是珍贵的活化石,神奇的医疗之树

★题解逻辑:精准审题成功一半

这个题目材料由两个层次构成。前一层是寓言的写法,用拟人化的手法,写银杏树的自我认识;后一层看起来是在表达结论,以物喻理,表达了应该怎样做事的道理。

但是这两层内容看起来是貌合神离的。我们先分开来看。

第一层:白杨树和银杏树同时栽种在一起。不久,白杨树长得高大起来,而银杏却显得十分矮小。对此,白杨很得意,银杏却清楚地知道,自己是珍贵的活化石,神奇的医疗之树。

这里是将白杨和银杏进行对比。

白杨的视角是:自己长得快,所以很得意;

银杏的视角是:自己是珍贵的活化石,又是神奇的医疗之树,相对于白杨的得意来说,顺理成章得出来的结论应该是,银杏并不因此自卑,反而是充满自信的。

从这个对比逻辑来看,仿佛是说,评价一棵树,不能只看长得快,或者长得高大,而要看这棵树的历史渊源或对人类的作用。

从常识角度来说,这种对比并没有什么意义。

对于树来说,生长在不同的环境,从不同的角度看,对人类就有不同的作用。同学们都学过茅盾先生的《白杨礼赞》,作者热情洋溢地赞美白杨树:“这是虽在北方的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倔强挺立的一种树。哪怕只有碗来粗细罢,它却努力向上发展,高到丈许,二丈,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它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它是树中的伟丈夫!”在那种环境中,白杨长得快,显然比银杏对人类的作用要大。

所以,这个以寓言形式表达的内容,不能进行客观对比,只能从白杨和银杏的人格化表达角度去思考:不同的树有不同的特点,不同的长处,无须以己之短去对比他人之长,要充分、全面地认识自我;不要只看表面现象,要特别注重内在品质。

形成这个对比的情感基础是“白杨很得意”,而银杏也并不自卑。这种不自卑源自两层:一、“对自己清楚地知道”,也就是有很清晰的自我认识;二、更重要的是源自自身原本就有的价值:是珍贵的活化石,神奇的医疗之树。

这可以看出这个不自卑的独特性。并不是每一种树都有银杏这样的价值,但每一种树应该都有自己独特的价值。可以由此推理:对自我的清晰认识,其实就是要善于发现自身的价值。有了这种清晰认识,就不迷失于与他人进行表面对比,也不会被他人的得意击溃自己的自信。

每一种树都有自身的独特价值

第二层:凡事不能急于求成,自己需要慢慢凝聚,吸取充分的营养,丰富内在机理,这样未来才能释放出秀丽的光彩。

这一层有三个层次:一、凡事不能急于求成。二、凡事应该怎样去做。三、这样去做的结果是怎样的。其中“怎样去做”,提出了“凝聚、吸取、丰富”三种手段。所以独立来看这一层,逻辑是很清晰的。

“凡是不能急于求成”的提出,看起来是承接了前面银杏的视角:白杨树长得很快,银杏长得很慢,但作为银杏来说,不要急于求成,要慢慢来。

这里先提出一个做事的态度,是后面“怎么做”的一个前提。不急于求成,形态表现出来的是“慢”,内在的精神支撑是:从容、理性、宁静、有序等,凡是与不急于求成形成对应关系的品质,都可以是后面“怎么做”的精神基础,也可以是此文的立意方向。

不急于求成:从容理性宁静有序

后面跟着提出“凝聚、吸取、丰富”,是慢慢做事的有序过程:先要慢慢地凝聚起来,才能从中吸取充分的营养,通过吸取营养来丰富内在机理。

这个过程也是一棵树慢慢长大的过程。从一颗种子进入土地开始,到慢慢地生根发芽,一棵树总是在小心翼翼地凝聚所有跟生长有利的元素,阳光,雨水,地下的各种养分,都一点一点收藏在自己的身体里,聚拢在身边够得着的空间里,然后再来慢慢吸取、转化,将它们一点一点变成自己的骨骼和血肉,这就叫“丰富内在肌理”,让自己一天天粗壮和高大起来,“释放出秀丽的光彩”。

也可以从常识出发,发挥一点联想,比如一棵树在慢慢长大的过程中,总是不停地在凝聚一些美好的事物,比如遥远而神秘的星光,行吟诗人风发表的诗集,雨点带来的云朵和大海的嘱托,等等,然后从中吸取灵感,寻找创造思路,来丰富自己的美的素养。于是,一棵树在枝头开出的花,都是大自然中的美丽词汇;长出的叶,都是一个个飞翔的梦想。用这样的联想打开思路,既可以让作文展现丰富的文采,也更容易引发由物及人的思考,更能将作文立意表达得耐人寻味。

当然,这里讲“凡事不能急于求成”,其实是在讲人的事,不是在讲树的事。但因为这个材料的现象是在讲树,所以这个结论也得基于树的常识来理解,这样才能为由树到人建立合理逻辑。

从人事来说,不同类型的事情,这个三种手段所对应的具体意义就不同。

比如从学习方面来说,“慢慢凝聚”,可以说是善于观察生活,善于整理知识,善于提炼方法,善于积累素养;“吸取营养”,可以说是善于学习,能将所学知识消化吸收,能从知识中获得基本常识、思维方法、审美高度,能将知识学活、会用,举一反三,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各种问题;“丰富机理”,可以说是学习目的,绝非为了功利,而是为了丰富自己的大脑,充盈自己的生命,让自己不仅有丰富的知识修养,还有一双睿智的眼睛,有一种平和的心态,有一个宽广的胸怀,有一个崇高的理想,有一个有趣的灵魂。

所以,这个“怎么做”,是“凡事”的底层逻辑,探究的时候,需要落实在具体的事情上才能有的放矢,做出实实在在的思考来。如果是泛泛而谈,浮光掠影,就相当于在重复材料的逻辑,这样的作文不仅会写得很空洞,而且也很难做到“主题深刻”。

银杏果真是释放秀丽的光彩

“这样未来才能释放出秀丽的光彩”,这是结果。要注意其中的关键词是“释放”,“释放”不是“创造”,而是水到渠成,自然喷发。这就是在肯定前面的“不急于求成”和三种基本手段的重要性,说明前面的做法是未来有“秀丽光彩”的必要条件。

“秀丽”这个词,在这里也挺有意思。通常我们说一个人秀丽,或者某个地方的山水秀丽,是说这人、这山水的清秀美丽,是不同于那种气势磅礴、雄伟壮观的美,而是一种婉约的、婀娜的美。但这里是用来形容一个人未来的光彩,结合前面的条件,应该可以推测出,这个秀丽的秀,是优秀的意思,就像“木秀于林”的那个秀的意思一样,比较出众,比较突出。但因为是由内而外的自然释放,所以这样秀丽的光彩,就不是那种辉煌而喧嚣,而是从容宁静的。类似于“腹有诗书气自华”的美,厚积薄发,聚沙成塔,功到自然成。

如果将这样的结果定义为追求卓越、创造辉煌,其实就偏离这个语意了。这个材料结论部分的整体语意,不是要通过怎样艰苦努力去追求怎样辉煌的结果,而是只有从容地按规律踏踏实实地积攒力量,才能自然而然地抵达一个美好的结果。

这样的偏题,在实战中出现得太多了。也可能平时有些老师改卷子时会有疏漏,并没有在意这样的偏题,但从严谨的逻辑推理来看,我们还是要努力避免这样的偏题,让自己的作文不出现明显的逻辑漏洞,以确保考试作文能实实在在地获得高分,以至挑战满分。

自然而然地抵达美好结果

这两层意思分析完了,再来看看现象与结论之间是否貌合神离。

这里把白杨“长得快、长得高大”赋予“得意”心境,结合后面的结论,就让人觉得白杨树长得高大是因为急于求成,所以这种得意是一种虚妄。但事实上白杨树的长大,同样是一个“慢慢凝聚,吸取充分营养,丰富内在机理,然后释放出秀丽光彩”的过程,只不过这个“慢慢”,相对来说没有银杏那么慢。写银杏树的从容成长,非要拉个白杨来垫背,一定要把白杨写成负面形象,这白杨也属于躺着中枪。

按着结论的逻辑,这个现象表述如果直接写银杏的成长,应该会更合理一些,比如:

银杏树身材高大,躯干挺拔,树形优美,是珍贵的活化石,神奇的医疗之树。它生长周期漫长,寿龄绵长,几达数千年,具有顽强的生命力。银杏是在告诉我们:凡事不能急于求成……

如果这样进行命题表述,你会发现,现象与结论之间的逻辑就契合了。

但现在这个命题表述呈现出来的逻辑是:现象表述重在白杨与银杏的对比,结论表述重在银杏的成长秘密,两者的确有“神离”的感觉。如果按照这个对比的表述,结论推向“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要善于认识自我,不得意,不自卑”,可能更加合理。

不得意,不自卑,银杏担得起这评价

那么这个材料真的就貌合神离了吗?再来整体推敲一下:

材料现象是说,在与白杨的对比中,银杏能清楚地认识自己的本质。结论是说,做人做事,要有怎样的心态,应该去怎样做,才能有怎样的结果。现象与结论之间看起来不是直接关联,但内在联系其实很紧密。后面的结论其实一语双关,虽然是在讲应该怎样做人做事,却同时也在讲银杏树的生活智慧:银杏树面对白杨的得意,并不自卑,它不急于求成,而是慢慢凝聚,吸取充分营养,丰富内在机理,最终它将释放出独特的秀丽光彩。这也是完全符合银杏树的生长规律的。所以,这个材料的现象与结论之间,是“貌合”的,合起来就是关于银杏的生活态度的完整表述。

又因为这个结论是顺着银杏的成长一脉贯穿的,所以不能说是貌合神离。这种材料表述的方式,类似于对联中的流水对(也叫串对),上句与下句合在一起构成一个完整的意思。它呈现出的是一种不同的逻辑形式,与常见的材料命题对应逻辑的形式不同。

这就给“按整体语意立意”提出了一个新的挑战:在分析结论逻辑的时候,除了结合现象与结论之间的逻辑对应关系,还要再加上现象本身的内在逻辑,否则在“整体语意”上就会有残缺。照这样的分析来说,其实结论的完整表述应该是:

不要以己之短去比他人之长,要善于发现自我,结合自身特点,凡事不急于求成,人生需要慢慢凝聚,吸取充分营养,丰富内在机理,这样未来才能释放出秀丽的光彩。

这就在精准审题中,又从逻辑角度把“整体语意”逻辑理顺了。

如何才能在此基础上进行深度立意?下面精彩继续——

银杏的生活智慧值得学习购买专栏解锁剩余40%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78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