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前几年,城管大队对各类违规占道经营的地摊商铺的围追堵截屡见报端,谁又能想到几年后地摊经济又变成了一个举国上下热议的话题,政府大力扶持的产业。地摊的重出江湖是不是昙花一现笔者不清楚,未来怎么收尾更是连政府估计都没什么头绪。不过笔者认为有个产业确实很适合地摊经济的,那就是文玩收藏——地摊经济的鼻祖。
北京历来都是华夏文明的文化中心,近代的文玩交易市场当然还是首推北京的练摊儿文化。解放前,北京就有三大鬼市,一个在德胜门外,一个在崇文门外,还有一个在宣武门外。所谓鬼市,就是半夜到凌晨开放,天刚擦边亮就收市(说起来交易时间倒是跟大洋彼岸的美国股市差不多)
鬼市里交易的文玩都是见不得光的,倒也不是说里面都是卖的坑蒙拐骗挖坟掘墓的赃物(当然这类物品主要也是在这里出手)。
其实鬼市里的主要货物来源是,晚清遗老遗少中的落魄贵族那里流出来的。他们年轻时的日子过得无比风光,结果战乱来了后大多数人家破人亡,剩下的人又没有谋生的手段,只能将祖上的好物件卖了,换取几个月的生活所需。因为他们越是落魄越要“脸面”,怕白天在当铺出售被人认出来跌了身份,所以就起早贪黑的在鬼市上出手。
鬼市里还有一类人也是货源的主要提供者,就是那些达官贵人家里的少爷秧子,这些个败家子不务正业在外面吃喝嫖赌,钱输光了花光了没着落了就想着把家里值钱的玩意偷出来换些零花钱继续过花天酒地的日子。
不管是落魄贵族还是少爷秧子他们的共同特点就是知道手里的玩意值些钱,但不知道值多少钱,他们拿东西出来卖的时候一般都是有个心理价位的,基本上就是几个月的生活费或者几顿花酒钱。所以要是在鬼市上碰见他们,很有可能就可以用极低的价钱买到价值连城的宝贝,也就是行话“捡到大漏”了。正是这个原因,吸引了不少人去鬼市淘宝,让鬼市的地摊文化得以持续发展。
电影《鬼吹灯之牧野诡事》中就有鬼市的场景,不过这电影的导演,编剧和道具师完全不懂什么是鬼市,结果把鬼市活生生弄成了装神弄鬼的庙会,让人看得哭笑不得。
到了解放后文玩古董的买卖都基本上被国营的文物商店或者国营的信托商店(国营的信托商店就是国营当铺)给包圆了。
上世纪八十年代后国家文物局更是禁止普通人私下倒卖文物,不过当时已经改革开放了,以收藏大家马未都先生为代表的一大批年轻收藏者对文玩的兴趣越来越高。一味的围堵文玩交易只会把这些原本明面上的活动逼入暗处得不偿失。政府里也有明白人,既然堵不如疏干脆开辟几处合法的交易场所统一规范化管理。于是本已经自发形成一定规模且小有名气的潘家园旧货市场就这么成立了,到了年潘家园被有关部门正式备案,从此扬名海外。潘家园模式的成功,推动了全国各地的文玩市场的地摊文化,到如今每个成规模的城市基本上都有一处到几处文玩市场,如天津的古文化街,南京的夫子庙,西安的朱雀楼,长沙天心阁等等(武汉还真没有拿得出手有历史底蕴的文玩市场)。
上世纪末的老北京著名的文玩市场除了潘家园外就要数报国寺了(当然还有琉璃厂),老北京文玩界都有这么一句话“周末潘家园,周四报国寺”。周末去潘家园大家都很容易理解,那为什么周四要去报国寺呢,还选个工作日去?
其实是因为报国寺周边有几个国营的大工厂,当时还是一周休一天的时候,国营的厂都要服从国家的安排,按照实际需要(笔者也不知道为什么)里面的职工们都是周四休息,于是报国寺的文玩市场就定在周四开市。
报国寺在国内名气不是很大不过它的历史可比琉璃厂还要久远,最早可以追溯到明朝末年。当清军入关后,汉人都要外迁,原本是明朝最大的交易市场灯市口就被赶出了内城外迁到了报国寺一带,从此又红火了一百来年,后来慢慢被新兴的潘家园,琉璃厂等盖过风头。年报国寺还举办了第一届钱币博览会,算是最后回光返照了一把。到了年报国寺因为所处的胡同空间狭窄管理混乱等原因被永久关停了,目前留下的只有一座博物馆供各地慕名而来的藏友们缅怀。
现在全国各地文玩市场,除了像北京潘家园琉璃厂,南京的夫子庙,天津古文化街一样转型成旅游风景区外,其他的都跟报国寺一样慢慢落寞下来。
这主要是因为:
1,这几年城管大队的业绩斐然,地摊日渐没落。
2,文玩中比较好鉴别真假的现代币(纸币,金银币)需要比较好的陈列场所大多进入了室内,古董和古钱币这类本身就是水比较深的一类藏品需要的鉴别能力比较深厚,不是一般像赶集一样逛地摊的人能够掌握的,导致地摊上假货盛行成交率为零(除非遇到难得一遇的韭菜)。
3,网络市场日渐成型,更加标准化方便管理。
文玩收藏类的东西都是历史的积累品,如果能配以有文化底蕴的交易环境其实能起到更多的传播和宣传历史文化的作用。这次国家大力发展地摊经济,希望文玩市场能够借此借此机遇走出一片新天地。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25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