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天气逐渐转暖
溺水事件进入易发期、高发期
每一起溺水身亡事故的发生
都会给家庭带来巨大的精神伤害
和无法弥补的损失
每年的溺水事件实在太多
家长们都该警惕了!
严防溺水!严防溺水!严防溺水!重要的事情说三遍!防溺水警钟一定要敲起来!敲起来!!敲起来!!!防溺水小贴士·学生篇
防溺水“六不一会”
1.不准私自下水游泳;
2.不准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
3.不准在无家长或老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
4.不准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
5.不准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护人员的水域游泳;
6.不准不会水性的学生擅自下水施救。
一会:会基本的自救、自护方法。
哪些地方容易发生溺水?
防溺水小贴士·家长篇
防溺水小贴士·救援篇
不会游泳者,溺水后如何自救
1.不能惊慌。不会游泳者,对水有极大的恐惧,拼命挣扎或将手上举会使身体下沉;
溺水后需冷静,首先要把鞋蹬掉,等待救援,不要慌乱;
若身边有漂浮物则一定要抓紧,同时如果周围有人应立即求救。
2.放松身体。如果周围无人,要尽量放松全身,尝试让自己采取仰卧位,使头部向后、口鼻部可露出水面呼吸,双手和双腿有规律地拂水,不要惊慌,保存体力,等待救援。
会游泳者,溺水后如何自救
1.同样要保持冷静,不要惊慌失措。要心平气静,及时呼人援救。
2.若是发生抽筋情况导致的溺水,请参考以下方法:(1)大小腿抽筋时,手握住抽筋的腿的脚趾,用力地向上拉,反复几次直至恢复;(2)手指抽筋时,迅速握紧拳头,用力伸直,反复几次直至恢复。
3.若是被水草缠住导致的溺水:(1)吸气后屏气钻入水中,睁眼观察被缠绕之处,同时用双手帮助慢慢解脱被缠绕之处,切勿挣扎;
(2)摆脱水草后轻轻踢腿而游,尽快离开水草丛生的地方。
4.若是陷入漩涡导致的溺水:前方若有旋涡,我们无法躲避时,要将身体伸展到最大,增加在水中的漂浮面积,经过漩涡边缘时爬泳,快速地离开漩涡。
未成年人及缺乏专业知识的人该如何救援
1.立即拨打、,呼叫专业人员救援,同时拨打请求医疗救援;
2.向周围大声呼救,寻求有专业能力的人救援;
3.将身边的竹竿伸递给溺水者,在保证自己位置安全的基础上拉回溺水者,在身边没有竹竿的情况下也可就地取材,伸递衣物、木板等;
4.将救生圈、救生衣、气球、书包、饮料瓶等漂浮物抛出,或者将绳索的一端固定好,另一端绕好后从下面向前抛给溺水者,等待救援;
5.不推荐非专业救生人员下水救援;不推荐多人手拉手下水救援;不推荐跳水救人,将头扎进水中。
未成年人切不可徒手跳入水中施救,也不可手拉手试图将落水者拉上岸!
有救援能力的人该如何救援
1.保持镇静,尽可能脱去衣裤,尤其要脱去鞋靴,迅速游到溺水者附近;
2.迅速救上岸。最好从背部将落水者头部托起,或从上面拉起其胸部,使其面部露出水面,然后将其拖上岸,并拨打。
(特别提示:未成年人不具备直接救人的能力,严禁下水或手拉手救援。即使采取智慧救援,也一定要以保障自身安全为前提。)
岸上不同情况下的急救措施
在遇他人溺水时,应根据溺水者被救上岸后的不同状态,采取相应急救措施。
1.若溺水者清醒,有呼吸时应该使其保暖,等待医院观察;
2.若溺水者呼叫无反应,但仍有呼吸时,应立刻清理其口鼻异物,稳定侧卧位,防止误吸,等待;
3.若溺水者无反应,无呼吸时,应立刻开始心肺复苏进行基础生命支持;
4.要掌握正确的施救方法,一些大家熟知的“肩顶法”“顶膝法”“抱腹法”等控水急救法其实是错误的,甚至活着的人都可能因“控水”而误吸、窒息死亡。
再次温馨提醒
安全无小事,事事须小心,我们希望各位家长增强自身安全意识和监护意识,切实履行监护责任。不论有多忙,时刻把孩子的安全教育放到首位,认真做好孩子们的安全教育工作,让我们携手一起为孩子的安全保驾护航!end
来源:福建惠安教育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