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搜集明清钱币的泉友一定有一个很直观的感受,那就是明代的钱币市价普遍高于清代钱币,且相对而言不易搜集。那么这种状况到底是如何造成的呢?当然,可以肯定的是造成这一现象的绝对不是因为明朝与清朝相比而言,它离我们的时间更久远。而是明朝当时的钱币制度所造成的。
对明朝钱币制度熟悉的泉友一定知道,大明王朝它实际上,有着一个异于历朝的货币体系。这是一个庞杂的复合型体系。就官方而言,这个体系它由“大明宝钞”、“白银”、“铜铸币”三部分所构成。而这里的“铜铸币”则包括明朝以前的历代铸币以及明朝本朝所铸钱币。但在实际民间贸易过程中,官府发行的盐引、茶引也充当了货币,部分偏远地域甚至依旧停留在使用布帛、盐、茶叶、马匹等“以物易物”的原始状态。由此,足可见有明一朝这种复合型货币体系的庞杂。
可即便是货币体系庞杂如斯,明朝的统治者们还会在不同时期实行不同的货币政策。所以纵观明朝食货方面的史料,便可知明初、明中期和明晚期,同一种官方发行的货币,在不同时期所扮演的货币角色地位的出入,其中最为典型的,当属明政府发印的“大明宝钞”。
而正是因为明王朝货币体系的庞杂,货币政策的反复等原因。所以到明中期,因为当时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整个社会在物质、精神、文化等生产生活方面的需求有了更大的增量。因此整个社会肯定会出现,对商品交换媒介——货币的需求量扩大。而这种扩大就是现代经济学所说的“通货紧缩”现象。
但,当时明政府印发的纸币“大明宝钞”已经形同废纸,并且明廷统治者历来沿袭明初的“钱禁”制度。所以想通过政府层面采用“印钞”和“铸币”这两种方法来解决这一难题是不可行也是不可能的。并且因为明廷历年来反复的钱制,当时的民间已经对纸钞和铸币的行用产生了怀疑。正在这种僵局下,一种原本在当时货币体系中处于高位的贵金属“白银”,成为了社会普信的货币。
于是,这种既不是国家铸币又不是国家自上而下推广的贵金属白银,成为了明中晚期至清末这段时间里货币的主导。并且,自张居正“一条鞭法”的税法改革后,明朝廷便开始以白银计量财政收入和支出。朝廷每年的夏税、秋粮、力役等都以白银为价值尺度来计算和征缴。相应的财政支出也以白银的价值尺度进行发放。自此,白银完成了其自下而上的货币化进程。也成为了当时商品交易中通用的称重式货币,更成为了明中期至清末民初这段时间里,国家和个人财富的表现形式。它对中国钱制的影响不可谓不深远,属于古钱币收藏过程中有较大潜力的品种,值得青睐。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43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