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载中华,世世代代,檐上春秋。一方屋檐上,可以看到最动人的人间烟火和檐下恬淡闲逸的生活。在久居于钢筋水泥城市的今天,我们更需要在中式屋檐下,寻回灿烂东方文明里那一抹“失去的优雅”。
作为中式屋檐上最靓丽的风景,它们静静地陪伴着时光,悠然地散发着独特的魅力,从屋顶向下整整齐齐地排列着,以保护屋檐和美化屋顶,它就是瓦当。
瓦,诞生于周朝,是中国建筑史上重要的节点之一。瓦的出现,标志着屋面材料开始由“茅茨”进化为“瓦屋”并传承与延续至今。
瓦当,始制于西周中晚期,起初纹饰多为兽面纹,后来普遍向卷云纹发展,反映着早期人们由狩猎生活转向农业生活。战国时期,鲁国爱云纹瓦当,楚国爱素面瓦当,燕国偏爱饕餮纹,秦国则流行单个动物图案的瓦当……一方瓦当,见证着华夏民族的千年历史,折射着中国古代建筑审美的发展脉络。
实景图
中国古代匠师们更以自己精湛的技艺,让其焕发着低调的艺术之美。秦汉时期,瓦当凝刻着长乐未央、延年益寿等吉祥话,称“文字瓦当”;唐宋时期,瓦当成为文人墨客的案头新宠;至清代及近代,随着金石学的兴盛,众多爱好雅玩的人士,都以收藏瓦当以显博雅。
瓦当是古人智慧与匠心的结晶,集绘画、浮雕、书法、工艺美术于一身,内敛而低调,被称为屋檐上的艺术。在漫漫岁月长河中,如最忠实的守护者,默默地恪守在自己的位置上,跟世人诉说着,历史最动人的故事。
瓦当,又称“瓦头”。《辞海》解释:“瓦者,具有圆弧的陶片,用于覆盖屋顶”;“当,底也,瓦覆檐际者,正当众瓦之底,又栉比于檐端,瓦瓦相盾,故有当名”。
中国传统建筑中屋顶的瓦有仰铺和俯铺,所以最前面的瓦也有两种,在圆形瓦当之下,往往会配有半圆形或如意形的瓦片称之为“滴水”。瓦当和滴水,一个防止雨水倒灌,一个引导雨水下流,都是为了保护屋檐,不让椽子烂掉。瓦当与滴水完成了完美的结合,既有使用之价值,又展现了和谐之美。
实景图
先辈的智慧,赋予了瓦当实用之美,折射着中式建筑的内涵。一排排瓦当,有序铺陈于中式古建屋檐之上,为无数家庭遮风挡雨。在连绵不断,跌宕起伏,虚实开合的建筑布局间,承载着“阴阳相融”、“天人合一”的人文美学与古典哲思,成为中式建筑的文化符号。
瓦当浸染着岁月的斑驳痕迹,意蕴深厚,勾勒了中式建筑屋顶上的动人风景。蓝城传承中式建筑文化之美,营造的每一座中式宅院,瓦当滴水的技艺皆被完美继承。
作为蓝城高端序列的产品,蓝城·陶然里秉持“瓦要一块块烧,一块块选,再一块块盖;梁要一根根打磨,一根根架;一根钉,一个装饰斗拱,一个瓦当,都是慢工出细活”的匠心,还原瓦当滴水工艺,邀请香山帮匠人手工打磨瓦当之下的建筑檐口构造,完美复刻中式建筑脊梁,让层叠青瓦之底牢固、充满风雅韵味。
在陶然里,砖瓦之间从选材到工艺、无一不镌刻着中式匠心素韵。为了使建筑不惧风雨侵蚀,陶然里寻访多家瓦厂,定制符合关中地貌和气候的小青瓦,质地细腻,沉稳古朴,产品导热系数很低,具有很好的隔热效果,以交叠方式铺设屋顶,防水效果十分优异。
为了更好还原中式建筑的东方风韵,歇山顶整体使用12万片瓦,根据建筑位置精细考究瓦片,屋顶底瓦用大瓦,盖瓦用小瓦,滴水瓦和花边瓦收边,每一片盖三留七。为了保证最佳美学效果,通过两次还原烧制,四次颜色打样,近十轮图纹设计更改,三次开模定打样,严格对比小样,最终确定成品瓦,纯手工拼接,叠陈于屋顶。历经三个月手工雕琢,片瓦之间皆为匠心。
栉风沐雨遮霜寒,几度秋凉几春还。一檐瓦当,勾勒出蓝城·陶然里独特的中式建筑表情,见证着檐上的春夏秋冬,安放着春雨秋风的诗意,成为无数人关于家的遥想。蓝城·陶然里,以精益求精的匠心追求营造中式美学意趣,敬献西北收藏级院落作品,邀您于风雅氤氲的境况里,体味“蕉窗静望瓦上坚,一蓑烟雨落檐边”的诗中意蕴。
免责声明:1、部分图片、文字及观点,来源于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让更多人获得需要的资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权请予以告知,我们会在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2、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转载或引用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部分源自于互联网,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谢谢!
蓝城陶然里(详情动态相册论坛)
项目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45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