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收藏 >> 收藏介绍 >> 正文 >> 正文

半生追寻,莫为收藏而藏

来源:收藏 时间:2025/5/19
中科与白癜风患者心心相印 https://baike.baidu.com/item/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9728824

启功是闻名海内外的绘画大师,也是一名爱收藏的学者,他买画并不是为了收藏。年12月,启功先生去在瀚海拍卖会上,用尽在北师大的全部稿费买了王鸣盛的《窥园图》和吴镜汀的《江山胜览图》。他说:“看见这两幅手卷,让我回忆起很多往事,想起了恩师。”

但凡说到收藏,就是为了作品的快速升值,其次就是为了显摆、炫耀。虽说这种行为是合法的,你无可指责,但是从收藏的层面来说,这是很肤浅的,这样的收藏终究是昙花一现,一旦出现贬值的情况,受伤的还是自己。

启功曾说:“我买艺术品不是为了收藏”。在收藏的过程中发生很多快乐的事情。启功先生一直在强调:莫为收藏而收藏。意在于“藏而忆”“藏而研”“藏而用”如果能做到如此,那就真正体会到收藏的意境。

如果对某件藏品产生浓厚兴趣,并非有多少的升值的空间,而是因为对这件藏品有很多种情感,一旦邂逅,就生出无线的爱惜之意、爱怜之意、珍藏之心。启功先生收藏的吴镜汀的《江山胜览图》。是跟年跟师傅学画时看到的这幅画。许多年过去了,再看到这幅画的时候,犹如当年老师亲临眼前,对老师的怀念之情、挚爱之谊终生难忘。

收藏必然是要“收”之“藏”之,但这并不是要把藏品放在柜格之内。而是精心地保护和利用,除了欣赏和研究之外,还要很好利用它,令藏品“活”当下,服务于人民。收藏的真理,应该藏家和藏品之间有互动的桥梁,没有桥梁的搭建,失去了收藏的互动,藏品是物件,藏家是人,这样的收藏只不过是为保值增值而已,一旦脱离了收藏本身的文化属性,单纯的收藏变得面目可憎,让人们的收藏变得索然无味。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94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