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件明代早期红绿彩碗,原出土于云南保山某地,在我之前的藏家在碗破损的地方用胶水复原后,还觉得不放心,怕又再出什么问题,又用极薄的铜片制成包口状卡住受损的部位。虽然不够恰当,但可见人家之爱惜,我们应该珍惜!
其实,红绿彩器出身比较高贵,它是北方草原蒙古文化与中原汉文化交融的产物,元代蒙古民族崇尚白色,而明代汉文化崇尚红色,因此,在元末明初,制作红绿彩器都是选用上等的白瓷,然后用纯净的红彩与绿彩在上面绘制图纹复给上明快简洁的大气明理的感觉。
红绿彩碗(包括其他器型),在整个明代制作都比较少,虽然明代中期和明晚期都有仿制(也包括清代也有仿制),但是由于缺乏早期的时代背景,制作出来红绿彩器无论怎么都没有早期红绿彩的精气神韵,相反显得不雅不大气,相反委缩俗气。
由于上述的原因,红绿彩碗的用途以与其它的碗器有所不同,它主要用于赏赐、馈赠、祭祀和供奉,属于珍贵稀少的品种,也带有浓厚的仪式感。
该碗器型周正,口径15厘米,足径6厘米,高6厘米,碗内碗外均绘盛开的莲花,碗内莲花还填以黄彩点缀,给人勃勃生机又不失洁净高雅的心灵体验!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94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