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收藏 >> 收藏市场 >> 正文 >> 正文

爱上异国母女的大盗卢芹斋流落海外文物他卖

来源:收藏 时间:2022/12/17
如何治疗白癜风偏方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4566445.html

他是一个极其复杂的人,他直接导致中国近半文物流失海外,难以寻回,他一手重创了中国考古界,堪称卖国贼,他迎娶了美丽的法国姑娘玛丽,却同时与自己的岳母纠缠不休……

卢芹斋,一个逆天改命的穷苦人,一个典型的矛盾结合体,人性的复杂在他的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一个“人上人”的诞生

年,卢浙江湖州的小山村卢家渡一户人家迎来一子,父母为其取名卢焕文。卢焕文很小的时候,父亲便在时代的洪流的挟卷下染上了鸦片。

为了供养自己的毒瘾,父亲又陷入了赌博的漩涡,原本贫寒的卢家更是难以维持,全靠卢母一人风里来雨里去地支撑。

卢焕文10岁的时候,母亲终于不堪忍受,选择了自尽,没了母亲的支撑,已经被鸦片侵害地不成样子的父亲也立马离开了人世,卢焕文成了孤孩。

好在叔叔收留了他,然而叔叔家也是家徒四壁,卢焕文年幼失怙,寄人篱下,过得如履薄冰,不到15岁便出门寻找生计养活自己。

卢焕文进了当时南浔巨贾张家,在厨房当帮工。张家做丝绸生意发家,钟鸣鼎食,一顿餐食花费的银两令人瞠目结舌。

这让穷苦出身的卢焕文深刻地感受到了世界的参差,不甘忍受这种参差的他努力营生。

小小年纪便练就了一颗七窍玲珑心,终于被张家少爷张静江看中,幸运地走出伙房,成了张静江的贴身随从。

张静江

张静江因病跛了一足,却是实打实的君子之风,他做着清廷的官,却对清政府不屑一顾,他深知腐朽的清廷已经救不了国家,因此一直暗中结交革命人士。

身为张静江的随仆,卢焕文自然而然地受到了张静江的影响,虽然深恶清政府,但爱着国家。

不仅如此,性格爽朗的张静江还会教卢焕文认识一些简单的字词、学做一些简单的账面,卢焕文在张静江这里是实打实地得了些受益匪浅的本领。

年,张静江受任一等参赞,奉命前往法国。出发前,张静江考虑之下,最终选择了带走手脚勤快、聪慧机灵的卢焕文。

命运的拐点便由此到来,22岁的乡野青年卢焕文跟着张静江漂洋过海,远赴欧洲大陆,开启了自己复杂矛盾的人生。

驻法期间,张静江结识了孙中山,并被孙中山的革命思想所折服。

他瞄准法国市场的缺口,开了通运商行,售卖古董字画,赚取支持革命的费用,卢焕文被张静江安排在通运商行当学徒。

一个封建社会穷苦出身的青年,活了20多年没见过真正的古董,突然被塞进古董商行,工作难度不是一般得大。

誓要出人头地的卢焕文厉害就厉害在他那坚韧的心性,对古玩字画一窍不通,那就从头学起。

他每天跟在商行师傅的后面一点点地认识古玩,一点一点熟悉古玩各项业务,为了鉴别古玩的价值,他就差一帧一帧地抠师傅的表情了。

商行的顾客都是法国人,为了和顾客交流,卢焕文不得不开始学习法语和英语,没有人系统地教授,他的语言都是自己一点点从日常生活中抠摸出来的,真真个自学成才。

几年下来,卢焕文精通法、英两门语言,俚语说得比当地人还地道,对于古董,眼光也十分毒辣,由他经手的古玩,成交价格都十分高昂。

显然,卢焕文已经可以独当一面,掌管一个商行——即使不是通运商行。

年,张静江决定进一步支持孙中山进行革命,他关闭了通运商行,准备回国与孙中山一起战斗。

卢焕文此时却有了不一样的选择,他不是5年前那个只能依附张静江生存的穷苦仆人,他有了自己的能力,有了自己的人脉,有了自己的财富。

最重要的是,他的心已经不再允许他继续当一个随从了,繁华的社会腐蚀了他,也造就了他。

张静江尊重了卢焕文的选择,近十年主仆情分,到此便算是千了百当。

卢焕文感谢曾提供给他高台、让他可以瞭望不一样的世界的少爷,少爷的恩情他不会忘,但是也不得不从此山高水长。

一个文物走私者的“救赎”

摆脱随从身份的卢焕文给自己起了一个颇具古玩风韵的名字:卢芹斋,来庆祝自己的“新生”,靠着从前积累的人脉,卢芹斋很快开起了一家属于自己的古董店——卢吴古玩公司。

卢吴古玩公司成立的同时,清政府倒台,列强贪得无厌,古董贩子数不胜数,多数无价之宝流落国外。

卢芹斋凭借自己多年来练就的毒辣眼光,四处鉴别收购这些无价之宝。

再以高价售卖给欧洲人,不仅赚得盆满钵满,更甚至成了欧洲人眼里著名的中国古董鉴别师。

每次卢芹斋从中国走私归来,都有许多欧洲顾客在其家门前排起长队,他带回来的东西经常哄抢一空。一个古国文明的结晶,被当做菜市场上的菜一样买卖,何其讽刺。

此时,欧洲人对于中国文物的热爱多数仅仅停留在装饰性的瓷器上,仿若是东施效颦,拿来摆在家中只图一个好看,并不解其真正的文化艺术内涵。

他们借一个五千年古国之物来彰显自己的教养,却全然不知这些文物背后的底蕴。

卢芹斋的出现打破了这一现象,在卢芹斋的古董生意做大的同时,中国墓葬文化艺术和佛教文化艺术在欧洲古董爱好者中掀起一股热潮。

欧洲人将目光放在了古董的文化意义上,形成了一定的文化输出。

但是,这种文化输出并不是卢芹斋的本意,他的本意实际上就是获取利益,只是这一行为本身的双面性造成了这种文化输出。

并且这种文化输出付出的代价极为惨重——昭陵六骏,是唐太宗昭陵祭坛两庑安置的六块青石浮雕。

由阎立本阎立德绘制,汇集大唐能工巧匠雕刻而成,世所罕见,是当今世人能一览大唐风华的宝物。

而正是卢芹斋,将昭陵六骏中的“飒露紫”和“拳毛騧”,偷偷高价卖给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馆,致使六骏分离,中方多次讨要,却都没有成功接回“飒露紫”和“拳毛騧”。

若不是中方阻拦,昭陵六骏的其他四骏也难流落他乡的命运。

除了“飒露紫”和“拳毛騧”,其他丢失的文物更是数不胜数,年以来,卢芹斋将目光聚焦在了美国古董市场。

他向美国倒卖文物长达三十年,年年暴利,他公司的小股东一年的分红抵得上一个普通古玩铺子一年的销售额。

据统计:“卢芹斋亲自在纽约举办的两次拍卖,出售中国文物余件。在巴黎的一次展销中,他卖出青铜器、雕塑、玉器多件。”

这是一个十分恐怖的数字,仅仅两次拍卖,文物件数就接近件——扑在资本里难以回头的卢芹斋将祖国考古界和文物界撕开一道深可见骨的裂痕。

那些代表着中国深厚底蕴的文物停留在外国人手中,被当做虚荣的工具,中方费时费力,却难以寻回。

考古的难度因而大大增加,造成了难以估量的损失,可以说是重创难愈,但卢芹斋的行为又是不能被单纯评判为卖国贼的。

卢芹斋离开了张静江,但张静江带给卢芹斋的影响深远地留存了下来,在卢吴公司有了收益后,卢芹斋效仿张静江,将部分收益捐给了辛亥革命者。

年,卢芹斋建立了著名的巴黎红楼,红楼每日会为留法的中国学生提供免费餐饭。

年,日军侵华战争爆发,卢芹斋捐出法郎,拍出了9件珍贵文物,救助抗日战争中的伤员同胞。

次年,他举办了文物展览会,将展览会的钱捐给了对华友好的美国医疗援华会;年,他利用自己的人脉和钱财为促进中美关系出力。

但归根结底,卢芹斋是一个无利不往的商人,他所做的这一切,更多的是为了挽回自己的声誉,为自己在国内的采购提供便捷。

一个情感伪君子的疯狂

除了个人行事上的复杂,卢芹斋的婚姻其实也颇为离谱。

卢吴古董公司刚开业时,紧挨着一家帽子店。这家帽子店的主人是位法国女郎,女郎名叫奥尔佳,是个波意混血,卢芹斋很快被这位法国芳邻吸引了视线。

两人常常走进对方的店铺中搭话,奥尔佳举手投足之间散发的浪漫暧昧的气息让卢芹斋逐渐沉沦,很快陷入了热恋,甚至有了娶她为妻的想法。

但是奥尔佳却另有打算。她现在所经营的这家帽子店是一位情人送给她的,她不舍得这家帽子店,自然也不舍得那位旧情人,于是对于卢芹斋结婚的想法嗤之以鼻。

但同时,奥尔佳并不打算放过这条富有的东方“大鱼”,于是她提出了一个极为荒唐的想法——将自己15岁的女儿玛丽·罗斯许配给卢芹斋,自己则借着岳母之名继续与卢芹斋在一起。

卢芹斋竟然也答应了迎娶玛丽这样荒唐的提议,并于年圣诞节后与玛丽举行了婚礼。

玛丽·罗斯是一个不被祝福的存在:奥尔佳年轻时曾在一个家庭里做佣人,被男主人欺骗后,意外将玛丽带到了这个世界上。

她爱自己一向胜过爱自己的女儿,不顾女儿的想法将玛丽嫁给了大15岁的卢芹斋。

向来柔顺的玛丽只得接受这样的安排,婚后兢兢业业地为卢芹斋操持着家务,并陆续诞下了四个女儿。

但是,奥尔佳的阴影一直笼罩在玛丽的头顶,奥尔佳经常理直气壮地插手卢芹斋和玛丽的家事,甚至掌握着卢芹斋保险箱的钥匙,玛丽为此甚至患上了精神疾病。

而卢芹斋对于这段婚姻也并不太满意,即使生活在女性地位已经有所崛起的法国,他依然带有重男轻女的思想观念。

玛丽一连产下四位女儿,卢芹斋认为自己没有子嗣,后继无人,对于四个女儿不闻不问,不愿意教授她们中国话,导致四个长着东方面孔的姑娘对于父亲的祖国毫无感情。

而奥尔佳对于卢芹斋带着玛丽出席各种重要场合也颇为不满,三人的关系如同一团乱麻,直到卢芹斋离世也没有解开。

一个罪孽之人的剖白

随着全国解放,国内对于文物的保护十分严格,卢芹斋的生意无法再做下去,卢吴古董斋关门大吉。

他在纽约黯然发布声明:“我的古董生意已经山穷水尽,无以为继……因此,我不无遗憾地决定,从此退出古董交易这个行业。”

然而,他所谓的黯然,背后是成千上百件文物无法再回到祖国的惨痛事实,是盆满钵满之后的无病呻吟。据古董界人士介绍,流失海外的中国文物,大约一半是经过他的手出售。

上世纪50年代末,步入晚年的卢芹斋颇为思念故乡,但是他深知自己犯下的罪过,不敢回到祖国。但就在被祖国人民审判的恐惧已经萦绕在脸上时,他却依然苍白地辩解道。

“艺术是没有国界的。与其勉强把佛像留在中国,沦为有价的商品筹码,再遭盗劫破坏,不如妥善保管于国外的博物馆,充当活的文化大使。”

这份与他的实际行动完全相悖的辩解,揭露了卢芹斋在抗日战争期间的行为动机并非全部出于爱国之心。

实际上,他并不问心无愧,而且清楚地知道自己的行为是错误的,并为此感到恐惧和不安,为了压下这份不安,他选择了弥补。

卢芹斋不是一个单纯可以用善恶标准评判的人,他年少时尝遍了穷困潦倒的滋味,便立志要做人上人,为了这个目标,他允许自己自私自利,成为一个发国难财的文物走私商人。

在发家之后,为了自己的名声,他展示出了一些爱国的行为特征,但是这些行为无法确定是否是为了获得商业上的便利。

卢芹斋也曾向清华大学文物陈列室捐赠了战国青铜器“嗣子壶”,但是这种单薄的挽回之举与被他盗卖的数不胜数的珍贵文物相比起来,显得可笑之至。

也许他曾经有过真心,也许张静江带给他的影响从不曾消散,也许他血液里的炎黄血脉并没有消逝。

但是因为他对于民族和国家的伤害,使得他的动机无法避免地蒙上了阴影,他真实地诠释了什么是人性的复杂。

南浔的月光也许一直照耀在他的心头,但谁也不曾见到过它的光辉。

参考资料

[1]《东方收藏》,年7月1日,《卢芹斋与西方的中国古代文物收藏》

[2]《中国拍卖》,年7月8日,《传奇古董商卢芹斋的一生》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28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