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收藏 >> 收藏市场 >> 正文 >> 正文

散尽家财购回国宝捐献博物馆,晚年穷困潦倒

来源:收藏 时间:2024/6/3
在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人用金钱买来奢华,买来舒适,买来名气,可是买来国宝悉数交给国家的,大家有听说过吗?前不久刚刚去世的赌王何鸿燊先生,就因为捐出圆明园“马首”而被世人礼赞。可是今天我们说的这位老先生出身豪门,特殊的地方在于他只收藏不卖,而且所有的收藏品全部交给国家,自己的生活清贫如水,生病了连单人间都住不起,有人知道这位老先生吗?图片:老先生张伯驹旧照资料截图一、乱世最后的贵公子他出身富贵,不仅有钱、有权,特殊的身份地位让当时上海权贵都奉承不已,可是本人却玉树临风,清冷如玉,不沾染世俗,令世人称奇,这个人就是民国四公子之一:张伯驹。张伯驹的一生富有浓重的传奇色彩,他站在世俗的最高处,享受过普通人想象不到的荣华富贵,不一般的尊贵,当时民国四公子分别是:张伯驹、张学良、溥侗、袁克文。这四位不论哪一位跺下脚都会让北京城震上两下,尊贵无比,除了张伯驹,其他三位可以说在晚年都比较落魄,张伯驹的晚年也清寒,但是他的举动却让中华儿女铭记在心,永世赞颂。图片来源于网络:民国四公子张伯驹小时候过继给了自己的伯父张镇芳,因为和袁世凯有亲戚关系,张镇芳在当时也是混得风生水起,家大业大,当时袁世凯正逢得意,张镇芳和袁世凯走得也近,在袁世凯的支持下还开了家银行,那时开银行就如同挖到金矿,所以,张伯驹家中多有钱,已经不是用数字可以统计了。难得的是,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的张伯驹,却没有世家大族子弟的纨绔气息,和袁克文的挥金如土,灯红酒绿的生活比起来,张伯驹这位民国公子更显超凡脱俗。据说当时袁世凯看到张伯驹之后就觉得他与众不同,还安排他进入当时特别设立的学院进行学习,也是在那里,张伯驹的学识更上一层楼,对艺术、历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见解,这些都预示着之后张伯驹不走寻常路。图片:张伯驹更显超凡脱俗资料截图二、营业的只有收藏张伯驹还在部队干过,袁世凯太喜欢他了,可以说也动过想要培养他的念头。袁世凯本来就是乱世闯荡出来的枭雄,在民国乱世,袁世凯对会读书的文人还是多一分青睐。他的儿子袁克文虽然风流成性,但四书五经也是出口成章,所以让袁世凯特别钟爱,一度还是太子的最佳候选人。对于张伯驹,袁世凯也惊为天人,让张伯驹进入特编的混成模范军团中镀金,之后还进入张作霖等人的军队中为官,一度做到了提调参议。可是当时的国民军队管理不严格,而且大部分都是豪门贵公子,自然生活风气不好,内部腐败也是非常严重,张伯驹在军队里面待了一段时间之后,就再也无法适应下去,毅然辞去了工作。虽然家中有金矿,但是张伯驹的父亲张镇芳还是觉得不能总待在家里,于是就让张伯驹去家中开的盐业银行帮忙,张伯驹满肚子不乐意,可是最后还是顾及父亲转而从商,没想到在这里,张伯驹发现了自己后半生的乐趣。图片:少年张伯驹旧照资料截图当时的盐业银行,也接受一些典当项目,所以在银行的仓库里,存放着许多因为急需用钱而被送来抵押变现的字画,张伯驹在银行忙完工作之后,会帮助整理这些珍贵的字画,一来二去,张伯驹对古典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喜爱,带着这份喜爱越研究越发现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对于古玩字画更是痴迷。其实当时在银行工作,张伯驹并没有花费多少心神,平常除了查账,在银行也没有什么实际工作,于是张伯驹就利用这些空闲时间到北京古玩市场乱逛,几乎大大小小的店都被他走遍了,还别说,真让他收罗来了不少珍贵的文物。图片:张伯驹整理字画资料截图比如,在一次偶然间,张伯驹在古玩店发现了貌似康熙亲笔写的一幅字:丛碧山房,当时并没有鉴宝专家,因为张伯驹从小在名家字画中长大,培养出过于常人的敏锐认定这是一幅真迹,于是商家开价大洋,张伯驹连价都没还,直接就买回家收藏了起来。后来这幅画进了北京博物馆,经鉴定,确实是出自康熙亲笔,这样多的事情还有许多,让张伯驹在古玩市场越混越开的最大原因就是他从不还价,只要是他认定的东西,对方开的价格他都能接受,当然,这是在他家族还非常旺盛的时候。图片:张伯驹发现康熙墨宝旧照资料截图三、卖祖宅买文化在军阀混战期间,许许多多的文物宝藏被辗转出售,很多流失在外,张伯驹对此心痛不已,可是随着时局的发展,张家也慢慢走向没落,即便这样,张伯驹也没有停止过收藏的心,而且张伯驹只收藏不卖,这点是许多号称收藏家的人无法相比的。年,张伯驹先生将西晋陆机的《平复帖》、《游春图》等8件珍贵无比的字画,捐赠给北京博物馆,并且拒绝博物馆给予的二十万奖赏,只拿回一张奖状。图片:张伯驹先生的奖状张老的云淡风轻让许多年轻人难以理解,其中的《游春图》更是张老变卖自己祖宅才保留下来的。当时拥有《游春图》的北京古玩商马霁川因为钱财所驱,要将这幅隋朝展子虔的作品卖到国外去,要知道这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画作,价值连城。张老知道后四处奔走希望能有人出价购买,防止国宝流失海外,可是当时社会动荡,能够出得起马霁川价格的人根本没有,最后张老为了留下这幅珍宝,卖了自己家里的祖宅,也就是太监李莲英曾经的府邸,还有妻子的大量首饰,凑足了两黄金,为祖国留下了这幅国宝。图片:妻子的大量首饰剧照四、清寒孤独的晚年后来在特殊时期,为了保护这些国宝,张伯驹夫妇想尽办法将字画缝入被子中,一趟趟的运送出水深火热的北京,才能在之后为国家捐出这么多珍贵的宝物。可是张老的晚年生活却很是凄凉,85岁高龄重病住院,家人担心交叉感染,于是申请住单人间,医院却说他不够住单人间的标准。由于年事已高,家人于是赶紧办理转院,没成想老人家就在这个时候溘然与世长辞。张老最后的遭遇令他的学生悲愤不已,医院门口痛骂:张老为国家捐的宝物足够买下好医院,你们居然这样对待一位功臣!可是为时已晚,平淡如水的张老,就这样不带遗憾的走了,留给世人无限惆怅。文章作者:大慧整篇图文由大咖说史工作室团队制作!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72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