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末期的辛亥革命爆发,溥仪被迫退位,大清从此倒台。无数的八旗弟子为了生计而变卖家产,恭亲王府也不例外,府中整天的人影带着包裹进进出出,早包裹里藏着不少的宝贝。恭亲王府变卖宝贝引来了无数的收藏家,民国的高官朱启钤就是其中之一。朱启钤祖籍贵州开阳,当时是交通总长,同时是一个古董专家。他得知恭王府变卖古董之后,他立即结束在外地的工作,赶回恭王府。不过赶到之后还是晚了一步,在恭王府里边有价值的古董已经快没有了,剩下的都是一些小玩意。朱启钤准备离开之时,恭王府出来几个家丁抬着一筐破布出来,家丁们把一筐破布丢在了垃圾池里便走了。朱启钤好奇捡起一张破布,仔细一看惊讶得合不上嘴,他捡的是南宋的缂丝珍品《山茶蛱蝶图》,缂丝是中国历史上的古老技艺,又称为“刻丝”,是中国传统丝绸艺术品中的精华。朱启钤立刻把这一筐捡起来,又把剩下的件缂丝珍品用块大洋买下来了,这些缂丝都是历代皇帝所赏,其中年代最久的是宋徽宗时期。现在朱启钤手中一共有件,这些珍品朱启钤爱不释手,还专门一本关于此物的书籍《存素堂丝绣录》。朱启钤拥有件珍宝,引来了无数的收藏家登门以重金求购,其中最积极的就是日本人。年,一个东京的首富从日本赶到中国与朱启钤见面,这个日本人愿意用万大洋购买这批缂丝珍品。朱启钤坚定拒绝了,因为这个是属于中国的国宝,怎么能落入他国,之后这个日本人非常遗憾地离开了朱家。年朱启钤开办学社资金周转困难,不得已把这批缂丝珍品卖出,之后张学良用20万大洋买下,存到了东北边业银行的金库中,九一八事变之后,这批缂丝珍品落入伪满洲国手中,便认定为国宝,组织了很多的文物专家进行了研究,之后出版了《纂组英华》部。年日本投降,日本人在撤离之前放肆的破坏文物,这批缂丝珍品漂泊不定,无数人为了保护它而牺牲,经过一个营部队护送,将此物完好无损地运回了故宫博物院。新中国成立时,缂丝珍品返回东北大地,成为东北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之一,永久收藏。这批缂丝珍品展现了中国0多年来的丝绣工艺,而价格不会低于10个亿。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100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