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较长,读完可能需要30分钟。
8月19日下午消息,SOHO中国董事长、联合创始人潘石屹对话比亚迪公司董事局主席王传福,共话造车造房与造梦。网上、朋友圈早已刷屏,看完精简版对话内容,下面是发言最全实录,欢迎收藏细读,信息量巨大。
以下为实录:
主持人:大家下午好!我们现在是在深圳的蛇口招商局港口大厦4楼,这栋大楼的4—7楼是房地产里面最不务正业的人干的一件事,把SOHO3Q第一次来到了深圳放到这里。同时今天这个潘谈会还把在深圳创业的一个当年的年轻人,现在还像年轻人的创业家带到了现场,你们应该很熟悉,就是王传福先生。
SOHO3Q现在已经在7个城市有31个中心,大概3万多个工位,这一块在慢慢形成一个新的社区,这个新的社区总会带来一些奇妙的化学反应,就像我们现在对办公有新的想象是一样的,每一行都在颠覆过去大家做的规律,因为每一行现在都面临着一个新的机会,可以重新来一遍,无论是就王传福先生的事业而言,还是就潘石屹先生过去的房地产而言都是如此,可能很多现在的企业家都面临这样一个机会,这也是让经济学家现在最为头疼的一件事情,也是让所有人最兴奋的一件事情,所以今天下午需要有更多的活力,也需要有更多的分享。你们下面可以像对待摇滚明星那样的尖叫声欢迎王传福先生作主题演讲。
王传福:深圳PM2.5的降低与电动车的发展分不开
王传福:首先很高兴也很感谢潘总,非常高兴有机会在这里跟大家分享一些经验。
比亚迪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深圳的企业,深圳也是一个创新创业在国内做得比较好的城市,因为有了创业才有了比亚迪,比亚迪是年在深圳创业,当时只有20几个人,现在有22万员工,去年销售额亿,今年可能会达到亿,覆盖几个产业,最早是做手机代工、做电池,包括现在全球很多顶级品牌的手机还是比亚迪代工的,后来慢慢进入汽车产业、新能源产业、轨道交通产业。比亚迪也是按照社会问题的导向,创新驱动,想构建一个绿色的大交通体系。
城市的发展大家都看到了,中国是全球规模最大的城市化过程。这十几年中国的城市化每年差不多有一个点的提升,这就意味着有万农民从农村到城市。同时中国汽车普及又是全球最快速的,15年前一般人买车还是比较困难的事情,现在大家都买得起车,汽车真的进入普通百姓的家庭,这两化一叠加,我们的城市受不了,出现了空气污染、交通拥堵。如何解决?作为一个深圳的企业家,作为一个有责任的企业家,这么大的问题,如何解决,能不能从产品的角度、技术的角度解决这些问题?比亚迪就走到一条如何治污、如何治堵的路上去。我们用电动车解决城市的污染,用比亚迪的云轨解决城市的拥堵,这几年一直按照这个来成长。
电动车大家知道已经是大势所趋了,深圳街头的辆公交大巴去年年底已经全部更换为电动大巴,今年接近2万台出租车要在年底全部更换为电动出租车,包括明年1台泥头车要更换成电动的泥头车,因此深圳PM2.5的降低,应该说与深圳电动车的发展是分不开的。
这是用电动车解决城市污染的问题,当然比亚迪也是一马当先,我们也感谢政府的大力支持,还有在座的各位市民、领导、用户的鼎力支持。比亚迪电动车发展很快,我们已经连续三年获得了比亚迪全球销售冠军,我们的电动大巴在全球个城市成功运行,今年1—6月份我们的电动车产量依然是全球的冠军,下半年我们还会有更好的表现,我们新一代的唐一上市就供不应求,现在我们已经接单达到了2万台。
另外一个就是拥堵如何解决,因此我们开发了一个云轨,不占道路面积,就在绿化道上打一根柱子上去,在空中建一条轨道,一列列车在上面开,这就是比亚迪的云轨,希望通过云轨解决城市的拥堵。比亚迪的云巴、云轨推出之后,现在反响非常好。中国的人口密度很高,特别是城市化以后,我们一定要打造轨道上的城市,我们周一到周五坐轨道交通去上班,周六、周日开车出去玩,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方式,解决城市的拥堵问题和城市环境污染问题。我们如果开车上下班,一天只能走步,如果我们坐公共交通上下班,一天可以走步,这样对自己健康也有好处,所以比亚迪希望用电动车和云轨给城市提供一个好的解决方案,这是比亚迪从治污到治堵的尝试,这是比亚迪的使命,我们也希望用技术创新来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主持人:深圳的创业者跟北京的创业者一样,都很热情,每次你只要跟大家说最兴奋的事,大家都用最兴奋的表情回应你。你们没有发现我们今天请的两位嘉宾有一个共同点,两个人都在自己的行业里干着与众不同的事情,都跟自己的行业相关,但都不太一样。另外了解他们的背景你会知道,大概30年以前,两个人都在这个地方。所以你看深圳这个城市多奇妙,能孕育这么长的时间。
昨天潘先生还说了一句话,他说一个人往前走是个命运安排的事情,但是这个力量得自己来,如果我当时不从天水到兰州,永远走不出来,那一步很重要。但是我从兰州再往外走,后边的事情谁也不知道。他说,我回去参加过去同学的聚会的时候,所有的同学全退休了,潘先生现在回去是跟一堆退休老头、老太太坐在一块,那些人没有走出来。我们就说世界上的机会和最后能展现出来的空间,和你当初选择的方向、迈的步子,和你坚定的力量是有关系的,所以一直走到现在。而现在我们再回过头去看,其实可能还需要更多的力量,因为我们还得继续再往下走。今天现场这些人又是30年以前的王先生、潘先生,大家都有一个梦想,这个梦想也需要来助力。
下面就请原来深圳的“深漂”潘石屹先生为各位致辞。
潘石屹:我的钱都不是从深圳赚的
潘石屹:谢谢大家,深圳对我来说是一个很特别的地方,也是一个很奇妙的地方,我没有在这里赚到第一桶金,钱都不是从深圳赚的,可是我得到了比金钱更重要的东西,在深圳这个地方树立了我的价值观,我相信了市场经济、相信了改革开放、相信了每一个人只要去奋斗,稍微有一个像样的制度,我们每个人都会成功。
王传福:房价可能不会太涨跌的可能性也很小
主持人:今天有很多网友提问,比如说有人想问潘先生,我想买房子,现在行吗?还有人说,我是纯刚需,是不是可以等房价崩盘了我再买?还有人说,跪求房价后续走势。潘总,要不您火一回?回答完这个问题,我估计你就火了。
潘石屹:我两个星期已经让他火了一次了,他把我带着做了一个房价的节目,一共4分钟,结果10分钟之后就被有关部门要求删掉,结果一看已经有万人看了,所以今天我真是跪求你们,我不敢说。要不王总您说说。
主持人:好主意,著名实业家王传福先生要回答房地产的问题了。
王传福:我就斗胆说说,反正我们是外行人,说了也没人看。
主持人:一定有人看。
王传福:房地产经济确实在中国是一个巨大体量的经济。我们是制造业企业,我们有几十万员工,他们也有住房的需求,而且这种需求特别紧迫。如果房价过高,会让城市空心化,对城市长远是不利的,因此我们只是呼吁一下,希望房价一定不能太高。
主持人:王总,您认为房价会跌吗?
王传福:我个人认为房价可能不会太涨,当然跌的可能性也很小。
主持人:第二个问题又来了,王总,房价会涨吗?
王传福:如果从中央提出的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这样一个精神理解的话,我们相信房价是稳定的。
主持人:下面一个问题问潘先生,这是关于比亚迪的问题,本来是问王总的,说买了一辆比亚迪,想把车标换了,您看怎么办?
潘石屹:这是一个问题吗?刚才我们到比亚迪去参观了他们的车,然后坐着比亚迪唐这个车过来。
主持人:我也坐了。
潘石屹:他在前面坐着。我觉得这个车特好,而且语音互动,我说“开天窗”,它就把天窗打开了,说“放音乐”,音乐就打开了。王总说,“太凉了,温度升一度”,它这个车自己就能升一度,我是第一次坐这样高科技的车。
主持人:这说明您以前没坐过什么车。
潘石屹:我觉得这里面的东西,我能想到的好像全都有了,唯一我给王总提了个建议,我说现在全世界造汽车的人太多了,你如果造汽车得造得不一样,为什么都得坐着开,就不能站着开,就不能躺着开?为什么就得四个人,一个人一辆车行不行?
主持人:对不起,我们请的专家比较随意。
潘石屹:我觉得里面的东西,我作为一个外行来看都很好了,就是外面的一层皮要设计得更好,所以在开会之前,我就介绍了一个我们的设计师安迪,他是做建筑设计的,我说你就请个建筑设计师来设计汽车,他说这个主意不靠谱。
主持人:这不见得是不靠谱的主意,因为现在世界上只有跨界最有魅力。我问潘总这样一个问题,您会开车吗?
潘石屹:最近十年没怎么开过车了。
王传福:贾跃亭造车不易
主持人:自从上次被警察抓住之后就再也没有开过车了。一个只会坐车,不会开车的人来评价唐,我觉得太不客观了,因为他只有后排的感受,我说一下前排的感受。
欢迎大家来到比亚迪产品推销会,我们说它是一个民族品牌和民族工业,我们看到这样一个车还是蛮激动的,感受还是不一样的,它的特别的地方在哪里呢?这还是要王先生来回答,我们现在看到中国互联网和中国实业里面起了一大波造车新势力,中国大概现在得有三四十家在造车的,整车已经交付的至少3家了,奔在这条路上的还有好多,我们还看到有人想10年之内造万辆,这是一个非常可怕的数字,我们还看到在大洋彼岸还有人每天传出融资的消息,也在造车,我说的是特斯拉,大家都在这方面不断地前进。下面的问题我想问王传福先生,您怎么评价贾跃亭造车?
王传福:作为一个汽车厂,我们不应该评论同行。但是对造车新势力这个新鲜的血液进到传统的造车领域,本身是好事,但是路还是任重而道远,因为车的复杂度,特别是以互联网进入造车新势力以后,这种复杂度肯定比他们想象的远远要难得多。第二是产品周期,一个车的产品周期是很漫长的,比如说一个全新的平台开发至少要4年,车上有差不多1万个零部件,现在竞争是非常惨烈的,其实市场给你的机会很少,可能最多就一次,如果你这一次这个产品周期、这个产品窗口没抓住,可能就会死掉。由于产品周期很长,投资者也不会给你太多的时间去等待。互联网的周期很短,产品更迭的速度也很快,我改一个软件、改一个Bug,可能就是一天、一周,一个产品设计到最后完工可能也就是一个月、两个月。汽车不一样,我刚才在车上给潘总介绍,我们的车上有1万个零部件,就一个门的模具他该有30吨重,加工中心要把它加工出来,需要5—6个月的时间,改一次这个周期就是5到6个月。一个是一周的调整周期,一个是6个月的调整周期,整个周期相比很长。
现在中国风投还是挺活跃的,这也是好事,但是要给这些造车新势力有一个时间,要等待,要足够容忍他们犯错误。新能源造车的这种窗口期越来越短,我们相信对这些新的势力,其实路还是蛮艰难的。
当然比亚迪造车或多或少还有十几年的经验,我们一路走来,也是走了一点弯路,我们过去连续三年拿到全球的新能源汽车销量冠军,特别是今年1—6月份我们这个需求突然起来了,我们的感受就是靠品牌的背书,我们最近推出一款元EV,样车推出来马上就收到很大的订单,就是靠我们的电池、电机、电控这些品牌的背书,才获得这么好的订单。我们最近推出的第二代唐,今天潘总坐了这个车,这个车的定价是25万到30万,是一辆双模电动车,我们现在接单已经到了2万台。25万的车在自主品牌里面还是一个天花板,我觉得与我们这几年的积累有关系,如果这几年没有积累,没有核心电池、电机、电控的技术,我们很难拿到这么多的订单。因此我们想说一点,造车新势力对汽车行业的影响是深远的,是有帮助的,但是难度也是很大的。
主持人:好,下面我想问潘总一个问题,如果您造车的话,您想造个什么样的车?很多房地产开发商也准备造车,我想您也应该有这个梦想,您要如果没有这样梦想的话,就相当于一个不知道抖音的人,在这个世界上也很没有面子。
潘石屹:各行各业都要有一些外来者,来捣捣乱,这就是创新,如果没有外来者的话,就没有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36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