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于土,成于火,瓷比玉,宁碎不折。
中国古代陶瓷在世界文明史上占有一席之地,是当今艺术收藏的“香饽饽”,相比之下,在西方当代陶瓷大放异彩的今天,中国当代陶瓷的局面则冷寂得多,是什么造成了如今的局面?中国当代陶瓷有哪些特点,又发生了哪些变化?中国当代陶瓷如何“破冰”,找到合适的创新点?
年10月12日上午,著名陶瓷收藏家、鉴赏家、评论家饶中亮作客银湖沙龙,以系统研究收藏中国当代陶瓷近30年的经验,为听众梳理了中国古代陶瓷的历史,普及了中国当代陶瓷发展知识和鉴赏方法,通过古代与当代、中国与西方的对比,从理念、工艺、材料上分析未来当代陶瓷的国际趋势,并阐述了自己个性鲜明的收藏初衷和理念:作为一个收藏家要有自己的定位和想法,这决定将如何看待收藏,看待藏品背后的历史等人文内涵。
01、陶器和瓷器的区别
饶中亮老师分析,陶和瓷从吸水性、透光性、胎体的特征、强度、敲击声、颜色、烧成温度和原料纯度等性能及特征上,二者有着明显的差别。尤其在烧成温度上,-度的是陶,而瓷的烧成温度则要更高,比瓷更高的,是玻璃。这就是各种材料在火的作用下产生的结果。
此外,烧成温度与原料纯度又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因为不同地域的土的分子构成不同,对温度和纯度的要求不能一概而论,所以各地方有自己的地域特征,彼此之间不容易相互替代,如中国有五大名窑。
02、中国古代陶瓷的历史
最早出现的是陶,在中国已经有多年的历史了。一开始,陶器只是容器、餐具等典型的食用器物,并没有装饰的功能。随着烧制温度不断提高,在商代开始出现了原始的青瓷。又经过多年烧造技术的提高,到了东汉时期,出现了成熟的青瓷——这是中国陶瓷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经过三国、两晋、南北朝和隋代等多年的发展,唐代逐渐形成了“南青北白”之说,即北方的邢窑白瓷和南方的越窑青瓷平分秋色。而宋代的陶瓷愈为发达,形成了中国陶瓷史上第一个高峰,这与当时和平安稳的政治局面、繁荣昌盛的经济状况、百花齐放的社会文化和崇尚简洁的美学理念都密不可分。
从元代开始,瓷器作为贡品,并开始设立官事机构主管。等到了明清时期,在景德镇设立了御窑厂,烧制许多高精尖的产品,这是中国陶瓷史上的第二个高峰,这同样与空前繁荣的国运有极大关系。
饶中亮还进一步总结了中国古代陶瓷发展的几大特征。
中国古代陶瓷发展特征:
第一,中国幅员辽阔,各地陶瓷的发展带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如四川的黑陶、广西的青州陶、宜兴的紫砂和云南的建水五彩陶并称的“四大名陶”;还有五大名窑、景德镇窑等等。
第二,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国陶瓷在器型制作上,已经形成了严格的规制。如有官窑,有民窑,从清朝开始就有明确的管制,不可越雷池一步。除了有严格的礼制,还有严格的工序,如明确记载的72道工序,同时,分工又特别精细,一件陶瓷作品,不可能是一个人完成的。这都形成了根深蒂固的影响,也是造成当代陶瓷创新度不够的一大原因。
第三,中国陶瓷记忆的传承,主要是家族或者是小型作坊,依靠口口相传,典籍很少。
第四,陶瓷的烧制以柴烧为主。柴烧有技术局限,温度不好掌握,大量消耗自然资源。
第五,截止到清朝初期,中国陶瓷在世界史上的地位辉煌,与世界陶瓷的先进潮流是相互融合、相互比肩的。
03、迥然路径:西方当代陶瓷与中国当代陶瓷
清末以后,中国随着国运的衰败,固步自封,举步不前。而此时,西方开始工业革命,当代陶瓷如火如荼的发展起来了。从那个时候开始,一直到现在,中国当代陶瓷的发展和西方渐行渐远,从理念、工艺、材料上都拉开了距离。
上个世纪40年代以前,西方的陶瓷和中国一样,还是以实用功能为主。逐渐发展,当时美国艺术家彼得.沃特森、日本的八木一夫,英国的一些陶艺家,已经不满足将陶瓷作为创作的终极产品,而是将陶瓷作为一种媒介,来表达自己的理念,这就完全排除了陶瓷的实用性,从而实现了陶瓷史上的革命。这在当时,是开世界之先河。
如,八木一夫有一件非常著名的陶瓷作品“萨姆萨先生的漫步”。他原本想做一个花器,偶然一次受到孩子无拘无束、随便捏形的启发,完全脱离设计的初衷,就把花器调转过来,在底下做了一个腿,可以竖起来。这远远脱离了实用性,变成了一个展示,走向了纯粹,这是观念上的巨大转变。
20世纪初,许多声名显赫的大艺术家,如,米罗、毕加索,也开始转入陶瓷。这对当代陶瓷迅速扩张,影响力迅速扩大和传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比如,毕加索艺术生涯的后半部分,以相当大的精力从事当代陶瓷的创作。有一作品的名字叫做“侧面的山羊头”,足以典型体现出当代陶艺创作的特点。第一,在创作过程中,有意识把过程的不完善展示出来。这件作品的造型都不是很规律,不是绝对的椭圆,周围的纹饰也不对称,色彩有深有浅。这是他刻意暴露自己在创作过程中的痕迹。第二,是巧妙平衡人工痕迹和陶瓷天然质感。这发展到后来,会故意砸碎作品,重新缝补、拼贴,使得工艺表现手法更加丰富多样。这是为了体现陶瓷的手感和创作的过程,以及作品的唯一性。
所以,西方当代艺术,包括当代陶瓷,不能简单归纳为丑陋、粗俗。所谓的简洁,并不简单,所谓粗制,并不滥造。
如果在绵延的历史场合中,把当代陶瓷作为一个横切面展开,可以看出,中国和西方走的是完全不同的发展路径。
乾隆后期,中国的瓷器逐渐衰落,工艺技法的同质开始明显制约现当代陶瓷的进程与发展。过于强调地域与工艺的特色,反而千篇一律,不敢越雷池一步。陶瓷造型、烧制和制造有上百道工序,更有专人、手工业者相互借鉴甚至抄袭,因此,从材料到工艺,从构思到呈现,都了无新意。
04、中国当代陶瓷的大致演变
饶中亮老师认为,“当代”的概念在不同的领域代表不同的涵义,而对于陶瓷研究和收藏史上,指的是年新中国成立之后持续至今的时间段。这是为帮助我们更好断代。
首先,大致从材料应用、创作理念上,用一些代表作来简单梳理中国当代陶瓷的演变。
第一个是五十年代的作品。采用中国非常传统的粉彩工艺,图画表现的是新的题材:人民公社。这就是当时所谓的创新。而这是否值得收藏呢?值得,因为有人文价值。
第二个作品是六十年代的。是中国传统的青花,在没有脱离中国传统的瓷的器型上,将图案切分成了不同切面,做出了动态,使画面有了活跃的感觉。不明白具体表达的意思,没关系,因为能给人一种美感和动律。
第三个作品是七八十年代。此处的仕女与明清仕女不一样,这里引进了素描的焦点透视手法,在色彩的过渡上也有了一些深浅的变化,并借鉴了中国传统绘画的诗、书、画、印俱全,这在过去都是没有的。因此,可以看出一些立体感,有一些新意。故可以称为瓷版画,但这还不是创新,只是移植。
第四个作品与前面的就明显拉开了距离,有具体,只是一部分,其他功能都是抽象的。还有作品《鱼》实现了烧制的实验,让釉四处流动,这样就有很大的偶然性,使得每一件都是孤品,其价格和成批生产的价格就不一样了。
05、中国当代陶瓷要重在人文价值的引领
相比于古代陶瓷研究内容繁多、古陶瓷不易鉴定,以及市场上的不易获得的局面,当代陶瓷的研究尚处于初步阶段,易出成果。
同时,饶中亮强调,要讲陶瓷的古代和现代是什么关系,不能简单割裂历史,尤其是近代,中国当代陶瓷和世界陶瓷是什么关系。
返观西方陶瓷历史,相比于中国要短得多。欧洲工业革命的科技成果广泛应用于原材料的精细加工,设备改良,燃料多样,机械辅助都已经超过中国。这为西方当代陶瓷带来了多样性和稳定的产品质量,几乎每一个西方国家,在高档的日用瓷和陈设瓷领域,都有一个甚至数个百年品牌。
这是中国无法比拟的。中国当代陶瓷技术落后,是人们的共识。但是,我们更落后的,是当代陶瓷的观念。这并非要全面否定中国作为一个陶瓷大国的历史定位和未来发展的美好前景,这是提醒我们不应当仅仅以工艺性来衡量中国当代陶瓷,要放在世界当代陶瓷发展的大坐标上,把重点放在人文价值的引领。
严格来说,中国当代陶瓷是从改革开放之时才开始真正萌芽。当时中国陶艺家受到西方的影响很大,开始摸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当代陶瓷之路,也诞生了一些佼佼者。比如中国中央美院雕塑系的主任吕品昌教授,他师从中国景德镇陶瓷大学的周国真教授。吕品昌做了一个阿福的作品,有大量的变形,利用独特的烧成方式形成特殊的机理。而周国真的作品受到汉代雕塑的影响特别大,但是在材料选择上有革命性的进展,他不再把陶瓷材料作为实现最终的目的。如,有一作品叫《沙漠之舟》,全部是手工捏制的,强调手感,在烧造的过程中,形成压力不同,使材料有自然机理的变化。在过去,这是不完美的,但是他把这种不完美变成了一种对材料的平衡。
景德镇陶瓷器小花瓶摆件客厅插花干花新中式家居装饰电视柜工艺品淘宝月销量¥9.9购买06、当代陶瓷艺术性的判断尺度
从欣赏美学的角度看,陶瓷有什么不同呢?
在空间的展示方式上,水墨画是典型的二纬空间,由点和线构成。比如吴冠中的作品,就把这方面发挥到了极致,远近的空间完全是通过焦点透视来达成,展示视觉的冲击力。但是,陶瓷的空间基本是没有焦点的,而是依靠立体的图形。所以,欣赏的时候要有三维空间,不光是有点和线,还有多纬度的面。
在材料上看,欣赏绘画的时候无需考虑这个东西是用什么做的,宣纸是生宣还是熟宣,是油布还是粉彩,不会把注意力放在这里。但陶瓷就不一样,由于它是多维度的,要关心造型,同时也要关心材料的构成。
只有解决了艺术性,懂得欣赏了,才能从纷杂浩瀚的当代陶瓷中,寻找到艺术精品。如何欣赏当代艺术陶瓷作品,饶中亮表示,要注意分辨无限量复制、模仿他人和毫无技术含量的作品,首先要是唯一性。这又有几个重要因素,比如艺术家的参与性,是否全程参与了。比如是否是偶然获得的、千载难求的,提醒我们要慎重对待复烧的。还有用工是否浩繁,如果很耗费工时的,这一类的东西较大可能具有唯一性。还有就是是否与历史事件相关,比如说农业合作社时期的作品。
第二是辨识度。东西拿来一看,就知道是谁做的,不太像别人做的,别人是做不出来。辨识度里面,有一个重要考量方面,就是表现题材。
第三个是技术性。这里包含首创性,比如,现在陶瓷绘画有一个品种叫做指画,拿手做笔画的,要以瓷当纸,做出匀染的效果,这是需要有点功夫的。所以最好收藏创始人的东西,因为有代表性。
上述三点可以在中国当代陶瓷的创作体系的特点找到对标。一是要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54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