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收藏 >> 收藏前景 >> 正文 >> 正文

数字化为红色文化资源保护传承再添动能

来源:收藏 时间:2023/1/26

  “用好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讲好红色故事,搞好红色教育,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保护红色资源,反复强调要用好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发挥红色文化资源的价值与功能,做好红色文化传播,数字化应用备受   顶层设计完善政策环境

  近年来,促进数字化赋能红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频繁见诸政策,逐年细化,思路愈加清晰。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先后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关于实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年)的意见》等文件,指出要强化战略思维,加强对红色文化资源数字化的组织领导,加大财政投入,扎实推进;强调要切实做好“革命文物资源目录和大数据库”“适度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增强革命文物陈列展览的互动性体验性”等工作。

  据了解,中宣部文化体制改革和发展办公室于年和年分别公布了两批红色基因库建设试点单位,各试点单位将对陈列品、纪念碑(塔)、出版物、音视频等进行高精度数据采集,按照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统一标准进行结构化存储,并以历史事件、英烈人物、感人故事为线索,对红色文化数据进行专业化标注、关联,通过有线电视网络实现全国联网。

  日前出台的《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教育部办公厅国家文物局办公室关于利用文化和旅游资源、文物资源提升青少年精神素养的通知》提出要推动红色旅游资源进校园。创新中小学生社会实践载体,组织优秀红色旅游演艺作品展演展播。在此背景下,各地政府部门和文化机构在优化传统保护手段基础上,积极建立和完善基础数据库,探索更具互动性的展陈方式,打造数字传播体系。越来越多的文化和旅游企业也参与到红色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中,通过建设红色旅游综合体,打造红色文化产业集聚区,进一步扩大红色文化影响力。

  创新应用让红色文化“活”起来

  手机对准旅游线路的导览系统牌,扫一扫标牌上的   在技术不断升级的大背景下,人工智能、3D影像、虚拟现实等技术落地应用速度大大加快,在红色文化资源的采集、存储、处理、展示、传播等方面发挥显著作用,红色文化资源的数字化进程也从简单的数字化复刻,转变为动态的、交互的“穿越”,每个展览、每部作品都能线上留痕,甚至实现数字展品的永久收藏。

  据了解,江苏省实施可移动革命文物数字化保护工程,完成数字化保护项目76个;上海市构建红色文化资源信息应用平台“红途”,收纳全市家革命遗址、旧址和纪念设施,家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

  诸如此类的数字化基础工程正在不断增加,为游客带来全方位、立体式的丰富体验。同时,各地更注重挖掘红色文化资源内涵,着力创新展陈方式,开发新的文旅场景,打造各具特色的数字化创意产品,提升红色文化数字化资源库的利用率。

  例如,贵州长征国家文化公园推出数字化展示,运用投影沙盘、多点触摸、全息成像、虚拟讲解员等多媒体手段,将长征故事、英雄人物立体化、生动化,调动观众能动性,实现良好的参与和互动,全面而深刻地认识红色文化和革命历史。而早在年,贵州的“四渡赤水VR战争体验中心”,就曾针对青年人推出全新的长征精神体验项目,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再现了著名的“四渡赤水”战役,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近年来,由红色文化资源创作衍生的文艺作品、文创产品也持续增加。通过整合线上线下资源,将文化与科技融合,各地的红色文艺演出、主题文创产品、动漫作品等都有所突破,如南粤古驿道以驿道串联遗产点,通过标识系统打造、文创产品开发等手段,强化了遗产地吸引力,打响了“南粤古驿道”品牌,不仅实现了文化资源的价值升级,也推动了相关红色研学游发展。

  借助数字技术,创新传播形式,有利于激发全民参与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尤其对提升青少年精神文化素养有重要影响。精准的数字化打造,既能消除年代隔阂感,又契合红色文化内涵,提升传播效果,也有利于增进情感认同。

  例如,赣南红色旅游区开发了“红色初心地图”,通过深入挖掘当地文化资源,将赣南红色革命历史遗址、遗迹、人物、历史事件融为一体,实现了红色元素的可视化呈现,令人耳目一新;延安革命纪念馆借助数字技术对直罗镇战役、延安城墙、延安新市场等进行了场景复原并模拟体验,并通过CG数字技术再现了年1月党中央进驻延安城、年11月延安城遭受日军狂轰滥炸的场景等,录制成巨幕影片《记忆延安城》,实现了从展示到体验的互动模式转换,给观众带来强烈的视听冲击。

  化资源优势为精神动能

  在展馆互动体验区,感受“时光带不走的红色乡愁”;玩一场红色剧本杀,体验惊心动魄的时刻,思考重大的选择;通过数字技术将红色基因烙印在特色文创中,把红色故事带回家;模拟前辈视角,为现代人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案……每一次数字化转型的成功,都是对优质红色文化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和利用。

  对于数字技术应用于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和利用,业界专家建议除政策支持外,地方政府还可以在加大资金投入、突出本地特色方面给予支持。一方面,地方政府应将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国土空间规划,所需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同时,建立健全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多元投入体系,积极引导和支持社会资金参与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另一方面,地方政府应立足实际情况,突出地方特色,注重精神传承,同时重视宣传方式创新,利用新媒体优势,鼓励和支持博物馆、档案馆、纪念馆等收藏单位建立革命文物资源信息共享平台和数字化展示系统等。此外,还可支持数字红色创意产业发展,增加数字红色文旅产品的供给。

  随着政策进一步加大对红色文化资源数字化保护利用的支持引导,未来,红色文化遗产保护范围将进一步明确,相关配套政策将进一步完善,从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出发,红色文化基因将深嵌群众生活,红色故事也会在人们心中经久流传,成为创造美好生活的内在动能。

责任编辑:申志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33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