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当代研究生来说,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得到有效的科研指导。
研究生缺乏科研指导的状态一般称为“被放养”状态。
我也曾是“被放养”研究生的一员,非常理解缺乏指导的绝望。
那时的我也希望做出科研贡献、顺利毕业,但对怎么做却非常迷茫,就像在黑暗中不断摸索,却总也找不到出口。
走过不少弯路后,我终于顺利毕业,现在和你分享几点重要的上岸经验。
1.指导的确是必要的
科研最大的敌人是谁?是迷茫。
该如何选择研究领域?领域内的哪些论文更值得读?如何读论文?如何找到值得解决的问题?如何设计实验?实验没效果怎么办?怎么写论文?
问题会接二连三地涌过来,让人根本无法招架。
更致命的是,从开始做科研,到真正有成果,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种种问题给我们带来的迷茫,遥远未来带来的不确定性,会让我们心生焦虑,慢慢磨没我们的耐心。
指导的确是必要的,尤其是在科研方法和专业知识方面。
有效的指导能避免焦虑带来的内耗,让我们少走弯路。
那被导师放养的研究生,该如何获得有效指导呢?
2.有效指导并不难找
即使没有导师指导,也不必绝望,因为指导不一定非来自导师。
能够毕业的学长学姐,有可能提供帮助的其他老师,科研相关的书籍、视频、网络内容等,都是可能的指导来源。
本组的学长学姐和你处境相似,他们也许能够提供更直接的帮助。
也会有其他的老师有想要研究的内容,寻找合作者。
来自视频和文字的指导是最容易获得的,但也是最缺乏针对性的。多搜索、多思考,才能用好这类资源。
我在本文末尾也列举了一些曾对我有帮助的内容,供大家参考。
3.最关键的并非指导
即使得到了指导,也别高兴得太早。
你想,再优秀的指导老师,也不能保证带的学生都一帆风顺。
因为指导固然重要,付诸行动更加重要。
两种心态是科研大敌,一种是怀疑心态,另一种是收藏心态。
“他说的是对的吗?要不再找别人问问吧。”怀疑心态沉溺于质疑和比较,却从不实践。
唯有尝试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我们都听过小马过河的故事。
“收藏了就是看了”,“到我的收藏夹里吃灰吧!”,这是更加常见的收藏心态。
收藏是个好习惯,能让我们反复品味重要的内容。但只收藏不阅读,就只能起到安慰作用了。
4.总结
对于研究生而言,指导是必要的。
但指导不一定要来自导师,学长学姐、书籍、网络都能帮大忙。
指导很重要,但行动更重要。
内容参考
1.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100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