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人间四月天,最美读书时。
在4月23日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北京青年报·天天副刊》推出《问卷·第三季》,希望在碎片化信息时代,人们不要放弃纸质阅读;在电子化的趋势下,依然保有对于纸质书的热爱。
与前两季问卷不同的是,本季特请出史航、郑渊洁、肖复兴、唐小兵、傅光明、李冬君和袁一丹七位《天天副刊》的老朋友、资深爱书人士作为问卷“出题人”,他们把对于阅读的思索融入了题目中,在高质量的提问与回答中,读者们可以领略到阅读给人类带来的喜悦与力量。
阅读是世界上回报率最高的投资行为,希望本版的问卷能够启迪、润泽每一位爱书人士的心灵。
世界读书日专辑第贰期
出题人:郑渊洁(作家)
答题人:肖复兴(作家)
史航(编剧、策划人)
王威廉(作家)
戴潍娜(诗人、学者)
姬小琴(图书编辑)
壹
如果造纸术是您或您的祖先发明的,面对纸质书遭到电子书冲击,请用一句古诗形容您的心情。
肖复兴:碧树深宫还系马,青山断岸欲迎人。(徐渭诗)
史航: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王威廉: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戴潍娜:何处惹尘埃。自我宽慰不用打扫书架了……
姬小琴:世间无限丹青手,一片伤心画不成。
贰
您认为一棵树成为一本书或一张床,哪个意义大?
肖复兴:各有其意。我不赞成夸大读书的意义。人需要读书,但也不能只读书而不睡觉。而且,我现在读书一般都是躺在床上。
史航:我躺在哪里,哪里就是床。我说我写的东西是本书,别人可能说这是装订成册的废纸。
王威廉:书的意义大。书承载着大量信息,与生命有着相似的构造,如果一棵树有意识,它肯定乐意变成另一种生命。人可以睡在很多东西的表面,只要是平整的。换句话说,一棵树变成一张床是降格性的存在,而变成一本书则是超越性的存在。
戴潍娜:无论成为书或床,对于树而言都是身后名,也都沦为人类的工具,就算有价值也是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了。没准儿人家树有自己的价值观呢?所以树还是自己活成一棵树最快活。
姬小琴:书。惠泽人数要比一张床多得多。
叁
纸质书给我们带来不少生活用语,比如“翻脸比翻书快”“这事翻篇了”等。您认为电子书也能给我们带来新的生活用语吗?举个例子。
肖复兴:过去的事放进收藏夹了。
史航:你自己也需要充电了。
王威廉:说真的,我还真举不出这样的例子。我只知道当我看书时别人叫我,我会说:“等等,让我把这几页读完。”但如果我正在看电子书,我会说:“等等,让我把这页拉完。”“读”字变成了“拉”字。
戴潍娜:新的工具一定会带来新的词,当然也可能是更简陋的词。比如网络上流行的yyds之类的打头字母缩写,恰恰反映出了感知的贫困。
姬小琴:纸质书拥趸者表示想不起任何例子(摊手)。
肆
您想过收藏一本纸质绝版书吗?
肖复兴:从未想过。我不是收藏家,书对我只是用来读的。
史航:这事儿我干了很多年了。目前收藏的我自己最珍视的是托尔斯泰签名的英文版《复活》(附有亲笔信),古龙签名的《古龙早期作品系列》的《残金缺玉》。
王威廉:想过。书很奇妙,可它有个很笨的身体。无论再畅销的书,生成和传播都是有限的,而电子书则是无限的。因此,同样的内容,书有“这一本”,而电子书则没法有。至于具体收藏哪本书,我还没想好,但我不会收藏百科全书那类知识型的,我会收藏文学书。闭合的书木讷如砖石,可想到那里边竟然能藏人生百态,即便科技再发达,也不得不承认那是奇迹。
戴潍娜:一直在悄咪咪力所能及地收藏纸质绝版书,以诗歌戏剧题材为主。
姬小琴:实践过不少次。倒也不是为了收藏而收藏,就是刚好想找来看,发现已经绝版了,遇到就果断收入。
伍
您会将作者签名送给您的纸质书拿到网上加价出售变现吗?
肖复兴:不会。我不认为书因有作者签名而身价倍增。书的价值在于书本身,如同花美在于花,而不在于花瓶。
史航:我不会这么做。人家在网上卖过我给人家的签名本,销路一般。这当然怪我。
王威廉:不会的,签名让书变成了“这一本”,收藏好了是文物。
戴潍娜:不会的,没那么穷。
姬小琴:不会。喜欢的签名书都会珍藏,不借不送更不卖。
陆
电子社交方式已经基本取代了纸质书信。您认为纸质书最终会被电子书取代吗?
肖复兴:起码在我国,我相信纸质书信不会完全被销蚀殆尽。在以后的日子里,手写的书信更属于古典。古典音乐已有几百年历史,并未因后来出现包括摇滚、电子等在内的新音乐而消亡,至今在世界各地依然可以听到巴赫、莫扎特的声音。
史航:我认为竹简会被纸质书取代。别的,还是等眼见为实吧。
王威廉:如何来理解“取代”?取代若指纸书在社会层面就此灭绝,成为文物,就像竹简那样的存在,我觉得不会。若指取代人们的日常学习和主流应用,那是肯定的。纸书会边缘化,但应该会跟电子书长期并存。纸书能取代竹简、羊皮书等,是因为本质上它们是一样的,都是直接的物质载体。而电子书的科技载体成本高,条件多,万一没电都看不了。人类也是一种物质存在,必然对物质实体有着本能需求,这是人性。
戴潍娜:永远不会。不好意思地说,我一直像一个山顶洞人一样工作。别说诗歌,就是博士论文和翻译我都有手稿。键盘取代不了纸和笔摩擦带来的那种即兴的欢愉。电子阅读哪里有纸质书籍自身携带的触觉、气息,以及那种阅读的敬畏感啊。
我有一个偏爱纸书的朋友,他最近都改读电子书了,就是因为读电子书没啥敬畏心,可以使劲儿跳着刷,一本书很快就刷完了。我的排斥就比较根深蒂固,我对电过度敏感,大学一年级到机房上计算机课,就立马发烧了;坐车经过电力线路密集地带,不用抬头就知道头顶上有高压走廊,因为会脑袋痛;电子屏的光也让我不自在……手机、电脑、打印机这些都是污染,可称作神经污染。现代化不仅耗电,也在消耗我们的肉身。以后的纸质书,大概会是一种极具投资价值的收藏品、奢侈品、养生保健品……
姬小琴:不会。这世上一定有人和我一样,但凡能找到纸质书(新旧不论),绝不看电子书。
柒
现在很多读者出于空间和经济原因,先通过电子书筛选好作品,然后再买纸质书。您认为电子书的问世,是否有利于读者留下经典纸质书而不是像从前那样鱼龙混杂?进而起到读者用钞票投票鼓励优质作者优质作品的作用?
肖复兴:先看或听电子图书,是选择纸质图书非常好的路径之一。我自己常这样做,特别是有声读物,听几段便可以听出是否是自己所需要的、想要看的,还省得费眼睛了。这样的选择,在鼓励优质作者优质作品方面,会起到一定作用的。
史航:电子书也可以帮助笨读者更便利地找到扎堆儿的垃圾书。
王威廉:肯定有利。在我小时候,见到过很多“地摊书”,都是一些乱七八糟的内容,但现在,地摊书早已消失不见了。不是说那些奇怪的、廉价的、惊悚的信息,不再被人们所需要,而是那些东西在网上随处可见,没必要再赋予它沉重的物质形态。一些网络小说很火,但转换成纸书,未必畅销。我们这个时代的纸质图书,如果跟过去的时代相比,整体上精良太多,从内容到设计上都是,如果书可以穿越,那将会亮瞎过去读书人的双眼。可惜的是,我们今天太多人生在福中不知福。
戴潍娜:我并不觉得这会是一种优选,更相信是一种洪水般的淹没和迷失。在信息的海洋里迷失,恰等于没有信息和指引。结果只会是渠道更容易操控读者,把他们希望给你看到的推到你眼前。
博尔赫斯写过一个小说,设想有一张巨大无比的地图,这张地图跟现实世界是1:1的比例。如果有一天1:1比例的巨大地图被制作出来,那么人在这张地图上一定也是会迷路的。你拿着这张地图就跟没有拿一样,拥有无数选择反而等同于没有选择。
姬小琴:“通过电子书筛选好作品,然后再买纸质书”我没有操作过,不过想来一定程度上能够帮助精准确定购书单。不过也因人而异,在我看来,纸质书与电子书差异化还是比较大的,好的纸质书会在纸张选择、排版设计、工艺运用等方面有精心的考虑,设计感和艺术性需要真正触摸到真书才能Get到,这些想必阅读电子书体验不到进而有错过的可能。
我始终相信,在任何时代,真正优质的作者和作品都是有广阔市场的,不会因阅读载体的不同而有太过明显的差别。
嘉宾荐书
荐书人:郑渊洁
《古文观止》《西游记》《堂·吉诃德》:这是对我影响最大的三本书。童年就看了《西游记》和《堂·吉诃德》,这两本书留住了我的想象力。青年时期看了《古文观止》,是从初恋那里借的。很喜欢这本书。没想到初恋甩我时提出要回这本书,当时是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买不到这本书,我问初恋能不能送我这本书,她拒绝了。我就夜以继日抄了一遍,结果不少文章就能背下来了。
荐书人:姬小琴
《胡适杂忆》(唐德刚著):这本书精彩极了,建议搭配唐德刚整理撰写的《胡适口述自传》对照阅读。唐德刚的观察角度和笔力呈现绝了,就我个人的阅读体验来说,胡适这位名人由早前的只可远观变为可亲可近。
《懒寻旧梦录》(夏衍著):“世纪老人”夏衍的回忆录,对20世纪前半叶历史的讲述波澜壮阔又细节丰沛。如,田汉赶到机场为夏衍送行,在外面的草地上采了一束杜鹃花送给老友,说“可以供你在万里云程中欣赏”。
《见笑集》(插图版)(黄永玉著):98岁的黄永玉先生用两周时间给每首诗画了一幅插图,总共余张,这么有意思的人还这么高效率,佩服得不得了。这本书适合春夏秋冬四季阅读。
约稿/本报记者郭佳王勉张嘉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25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