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收藏家是艺术家的平方。他精心挑选画作,将其挂在墙上予以展示,换言之,收藏本身就是他的创作。
——马塞尔·杜尚
要讨论一门十足的软科学,最好先引用这一领域权威人物的说法,从中获取些启发。不过,杜尚的名字通常会让人想起现代艺术,所以为艺术和艺术家确立意义或否定意义都不是本文的任务。我同样也不会在这里讨论收藏是否从根本上说是一个演化的系统,也不会讨论它是否源于人类的本能、占有欲、极度空虚、对高雅趣味和自我修养的追求、神经系统的需要,或者是大脑释放的内啡肽,因为这些是人种学、心理分析、美术史、神经系统等领域的研究课题。这里说的“收藏”指的是按照一定的逻辑收集物件的活动,它赋予单个藏品超越自身的价值。本文的取样来自世界各地,从权利归属看有公有私,从布置方式看有奢有简,从公开程度看有昭有隐。研究对比这些取样,本文对收藏做了如下简单的分类。
“我爱艺术”式收藏
这是最常见的艺术品收藏类型。这一类藏家出于某种喜爱或者说是品味而积攒艺术品——至少掏腰包的那一刻是这样的。这种收藏很正常,无可厚非。如果家里的墙是光光的,口袋里又有些钱,只要一出手,就意味着进入了“我爱艺术”式藏家的行列。这是收藏的初始阶段,即一切从喜好出发。这类藏家对收藏还没有一个整体的概念,只关心内心的需求。多数的藏家属于这一类型,尽管他们当中有人藏品已小有规模。
“投资”式收藏
正如名字所示,这类收藏讲求的是投资的回报。每一件藏品都有其收藏的理由,所以这不是个简单的价值判断。这类藏家需要有具体而专业的市场知识,通常需要专业收藏顾问的帮助,因此他们往往不会根据自己的亲眼所见决定是否购买艺术品——行家的意见往往会决定他们的购买意愿。这类收藏会借鉴金融行业中比较复杂的模式,即认为投资年轻艺术家或“起步期”的新晋艺术家具有高风险,相比之下,投资流动性市场中的成熟艺术家和高价的名作会比较安全,因此他们常常将两者结合,做组合投资。
“名望”式收藏
这类收藏目前在全球增速较快。他们收藏的对象是全球多位主流艺术家。这些艺术大腕在全世界名气很高,作品频繁出现在各大拍卖会、艺博会、美术馆的展览上,也被各地的美术馆和个人藏家收藏。这种收藏虽不会太让买家耗神,却相当耗费资源,而且会导致一个严重的后果,即藏品最终看上去大体相似,缺乏特色。看过了许多藏品之后,我们只能说与上次看到的作品相比,里希特的这幅画尺幅大了些,巴斯奎特的这幅作品多了些叛逆性。这里用两位艺术家做例子,并非是质疑他们的艺术。作品曝光率高,不是他们的错,但这会导致同质化作品和千篇一律的收藏。还有一类“名望”式收藏,那就是只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44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