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收藏 >> 收藏介绍 >> 正文 >> 正文

开化民智博览古今探索未知的重要场所博物

来源:收藏 时间:2022/11/13
早期白癜风要怎么治疗 http://pf.39.net/bdfyy/bdfrczy/160317/4791353.html

博物馆,在一般人的印象中都是放古董的地方,那博物馆本身有没有历史呢?今天就讲讲博物馆是怎么来的。

博物馆最早起源可以追溯到亚历山大大帝时期,大概是公元前四世纪到三世纪,这个时候,亚历山大东征西战,征服了无数的地狱,也掠夺了不少艺术品和奇珍异宝,就存放在女神缪思的神庙里。博物馆,在英文里叫museum,这个词指的就是古希腊女神缪斯的神庙。

后来,亚历山大英年早逝,他有一个部下叫托勒密,在埃及亚历山大里亚建了一座研究所,把之前亚历山大收集的图书、艺术品,还有一些稀有的动植物就搬了进去,起名博学园,这就是最早的博物馆的雏形,所以后人就又称这个博学园为亚历山大博物馆。

后来罗马人兴起了之后,也学着亚历山大崇拜缪斯女神,罗马帝国的那些将军征战归来,都会把各种艺术品献给缪斯神庙。那个时候罗马那些上层贵族对神庙还有敬畏之心,一旦得到些艺术品,就主动献给神庙。等到共和国时代结束,到了帝国时代,更多的就给自己私藏了。所以在罗马帝国兴盛时期,社会上层就兴起了艺术品收藏的风潮,贵族们都以收藏艺术品和奇珍物品作为身份的象征。

比较典型的有一位,罗马皇帝奥古斯都,他用大理石修了一座阿波罗神庙,里边放满了塑像和绘画,各种珍奇动物的骨骼,甚至连兵器都算入奥古斯都的收藏里,贵族们纷纷效仿,也在各自的府中竞相开辟陈列室,有的甚至还在花园里展览动物和植物。不过亚历山大和罗马帝国的这种艺术品收集都是比较原始的,虽然有意识,但是操作方式就是把各种艺术品放一块堆,也没什么后续维护保养工作,甚至有的都不会公开展示,罗马皇帝的收藏,一般人根本就看不到,就算是贵族们的收藏,也是社会上层才能看得到,所以我们现在认识里博物馆的出现,就一直要等到文艺复兴时期,文艺复兴的复兴的是古希腊古罗马文化,所以,有一些文化传统也被复兴,其中就包括古董艺术品的收藏。在文艺复兴时期,贵族和富商热衷于收藏。

这种收藏风气的复兴带来了三个方向上的影响。第一,是养活了一群艺术家。如果没有这些贵族和富商的赞助是,文艺复兴时期那些艺术家估计早就奔码头扛货去了,我们现在历史书中看到的这些杰作肯定也就不复存在了。第二,由于古董数量是有限的,如果还想要就只能到地里挖,挖古董挖着挖着就成了现代考古学的雏形。第三,就是贵族富商重新开始在自家的住宅里开设陈列室,天天琢磨着怎么把这些奇珍异宝展示的更好看,比之前的奥古斯都来说,是有进步意义的。

收藏风潮一般跟当时的各种历史大事都是有关的。年,君士坦丁堡被奥斯曼帝国攻陷,作为罗马帝国正统后继者的拜占庭帝国灭亡。虽然王朝灭亡,但还有大批的文化遗产,不少拜占庭的学者和老师就跑到了西欧避难,他们给西欧就带来了大量古罗马的手抄本著作和古罗马时期的艺术品。刚好正赶上西欧文艺复兴,有钱的贵族商人争相向他们买古籍古物,买完了还雇他们当顾问。

当时意大利王室宫殿里就摆满了罗马附近出土的各种古董,法国、德国也时兴发掘出土的东西,包括雕像、壁画、古书、手稿、古钱、盔甲、化石、标本,也被他们各自搬回了老家。

当时收藏风气到底有多重呢?就说几家典型的国家,德国、意大利、法国、荷兰,这四国做收藏并且具有相当规模的就超过家,要是再算上一些买古董做装饰的贵族商人,那就更多了。最开始这群搞收藏的也跟古罗马贵族一样,自己收藏自己看,最多给同行看看,一块儿长长眼,平民是看不到这些东西的。

到了18世纪欧洲启蒙,情况就有变化了。启蒙运动里最重要的一条思想就是倡导科学,并且提倡向公众普及科学知识。为了达到普及科学的目的,当时的学者选了两个手段,第一,是编撰百科全书。第二就是开办博物馆。所以在启蒙运动时期,英国政府就组织编撰了钱伯斯百科词典,同时又开办了不列颠博物馆,就是现在的大英博物馆。

年,法国大革命推翻波旁王朝,王室的艺术品收归国有。四年之后的年,法国政府下令在卢浮宫大画廊建立中央艺术博物馆,正式向社会公众开放。

博物馆在中国的发展就没有这么复杂了。就两个阶段,一个古代,一个近现代。中国古代跟古罗马一样,社会上层喜欢收藏艺术品。周王室有个专门的机构叫守藏史,收藏各种宝器,并且登记造册,历朝历代皇室贵族搞收藏的屡见不鲜。收藏风气最重的当属宋朝,像比较有名的龙图阁、天章阁,都是宋朝的。既收藏古籍古书,也收藏古玩。宋朝的皇帝,也是大手笔,哲宗喜欢碑石篆刻,广集天下石碑,元佑五年在长安修碑林,就是现在的西安《碑林博物馆》。到了徽宗更是达到了极盛。宋徽宗宣和年间,宋朝宫室里收藏的文物激增至1万多件,涵盖古玉、印玺、古籍、书画、青铜器,宋徽宗为了放这些东西,还专门修了三阁一殿。

但中国古代的收藏风气一直都是仅限于社会上层。地位稍微低点都玩不起,而且从来没有展示的说法,这跟欧洲古罗马还有文艺复兴的收藏风气是一样的。

这种闭塞的收藏癖好一直持续到近代,等到中国真的需要建博物馆的时候,这些私人收藏家反倒成了绊脚石。到了近代,有不少思想先进人士主张开启民智,学西方,办教育。开设博物馆就是其中的一项,洋务运动和维新运动里都提到过。

但都给驳回了,原因就是收藏品几乎全部在社会上层,尤其是皇室手里。要把东西拿出去给平民随便看,有损作为皇室贵族的身份。在满清是非常提防启发民智的,认为这样不利于统治。

中国最早的一批博物基本上是由传教士创办的,比如年法国耶稣会韩德在上海创办徐家汇博物院。年,英国伦敦教会在天津建华北博物院。我们自己建的倒不是没有,但是都是配套学院建的,比如年,京师同文馆最早设博物馆,年,上海革治书院建铁嵌玻璃房博物馆,年,实业家张状元自费创办南通博物院,而且这个南通博物院才是第一座中国自己开办,并且向公共开放的现代博物馆。

看到这里呢,相信大家大概也就明白了,博物馆不仅是收藏保存文物的地方,更重要的是它本身也是一种知识的载体,知识不仅限于书本。书上的知识都是以文字图片呈现的,博物馆的知识是以实物呈现的,两者结合,相辅相成。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25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