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收藏 >> 收藏介绍 >> 正文 >> 正文

张伯驹舍弃豪宅只为购画,后续故事更感人

来源:收藏 时间:2024/5/29

张伯驹的故事,在民间流传最广、最响亮、最活灵活现的,除了他的婚姻爱情以外,莫过于他的收藏了。可以这么说,他在收藏界的名声和故事,超过了他的婚姻传奇,也掩盖了他在诗词、戏剧和书画方面的成就。

一提起张伯驹,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他的大收藏家身份。在文化圈还流行这样一句话:“为人不识张伯驹,踏遍故宫也枉然。”今年是张伯驹逝世40周年,回顾他的收藏经历,有助于了解那些珍贵书画的流传轨迹,以及在战乱年代,爱国之士为保护珍贵的文物所付出的心血。

《自书诗》卷(局部)宋蔡襄故宫博物院藏晚年张伯驹自号“丛碧”喜收藏

张伯驹文物收藏的生涯始于年,他正好30岁。这年夏天,张伯驹徜徉于琉璃厂古玩画铺,收藏了他的第一件文物珍品——康熙皇帝御笔“丛碧山房”横幅。当时,这幅墨宝挂在墙上已有一段时日,但无人问津。因为对传世的康熙御笔,行家都很熟悉,笔墨沉着厚实,气势开阔,拙而不滞,豪气逼人,充满阳刚之美。而眼前的这幅却是飘逸秀丽,一反以往的风格。但张伯驹却认定了这是真迹,他认为一个人兴致所至,也许会变更字体,但其中的神韵却不会变,这就需要行家认真辨别。张伯驹细细查看了落款和印章,心中有了十足的把握,就把这个横幅买了下来。

从此,他自号“丛碧”(有人认为是字“丛碧”),自命宅院为“丛碧山房”。这丛碧山房就是张伯驹所住的北京弓弦胡同1号院的一个院落,是其父张镇芳在京城当官时置办的产业,最早是李莲英的旧宅。宅子面积很大,院落四五个,会客厅、走廊若干,果木繁盛、花木葱茏,亭台楼阁,美不胜收。

张伯驹在收藏界起步虽晚,起点却高,底子也厚。同时,历史也为张伯驹提供了机遇。细数张伯驹收藏的珍贵书画,西晋陆机的《平复帖》早于王羲之《兰亭集序》百余年,是我国传世文物中最早的一件名人手迹,有法帖之祖的美誉;隋代展子虔的《游春图》是中国山水画传世最早的一幅,在中国绘画史上堪称开篇述祖之作;其他如唐代杜牧的《张好好诗》卷、唐代李白的《上阳台帖》,均为传世孤品;宋代黄庭坚的《诸上座帖》、赵佶的《雪江归棹图》、蔡襄的《自书诗》、明代唐寅的《王蜀宫妓图》等,都在我国艺术史上占有独特的地位。

细数下来,张伯驹的一生共收藏了多少文物呢?他将自己从年到年间收藏的书画记录到《丛碧书画录》一书中,这是张伯驹一生所藏精品书画的总目,成书时间在年前后。据该书记载,张伯驹年以前共收藏有书画件。其中唐代以前6件,宋代13件,元代11件,明代40件,清代47件。宋元及之前的藏品共30件,约占其所有藏品的四分之一。但《丛碧书画录》所列作品还不是张伯驹一生所藏有的作品总量。因为他在该书中提到:“宋元团扇,明清便面,皆属册类,对联则多不录。余所收便面、对联是录亦不另列入。”除此以外,张伯驹捐赠给吉林省博物馆的部分书画没有包含在《丛碧书画录》中。

《王蜀宫妓图》轴,明,唐寅故宫博物院藏《平复帖》卷,晋,陆机书,年张伯驹夫妇将此帖捐献给国家。故宫博物院藏三求《平复帖》终如愿

收藏《平复帖》的经过,成了张伯驹收藏故事的经典和传奇。这件事还得从唐代韩干的《照夜白图》流失海外说起。

《照夜白图》(现藏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原为溥儒藏物,溥儒作为皇室一脉,收藏了不少极有价值的古画。“照夜白”是唐玄宗李隆基最喜爱的一匹名马,此图又是唐代画马大家韩干于唐天宝年间所画的最著名的代表作,上有南唐后主李煜题“韩干画照夜白”、乾隆皇帝题跋及很多史上名家的印记。这幅画最终为上海画商叶叔重所得,张伯驹知道叶氏是做国际文物买卖的商人。当时宋哲元主政北平,张伯驹立即致函宋哲元,要其阻止《照夜白图》被外国人收买。然而,经宋哲元一番察访,给张伯驹的复函是:“已为叶某携走,转售英国”。

其实,《照夜白图》是溥儒通过老太监卫福海及其义子开的“宝云阁”画铺,再通过白坚甫的手,卖给日本人,日本人又转卖给英国古董商人的。

有了前车之鉴,张伯驹担心溥儒收藏的另一件国宝,即西晋陆机的《平复帖》再落入外国人之手,便下决心收购这一珍品。

张伯驹最早是在年见到《平复帖》的。在那一年,湖北省遭遇洪水灾害,北平书画界组织了一场赈灾义展,在这次展览会上,张伯驹第一次看到了传说中的《平复帖》。这可是《平复帖》诞生多年来第一次公开展出啊,所以在文化界、书画界引起巨大的轰动。

展览会后,张伯驹委托琉璃厂一家老板向溥儒请求出售。溥儒说,我并不缺钱,谁想要就拿20万来。张伯驹无力付此巨款,只得作罢。次年,也就是年初,张伯驹又托张大千出面交涉,愿以6万元求让,溥儒仍坚售20万元,又未能成。

年夏,北平爆发了卢沟桥事变。本来是到北平避暑的张伯驹,由于交通受阻,暂时无法回到上海。转眼就到了年的1月28日,已是农历丁丑年的腊月二十七,张伯驹由天津回北平过年。在火车上巧遇了民国前教育总长、大藏书家傅增湘。也正是这次巧遇,才使张伯驹求购《平复帖》的愿望终于实现。

傅增湘喜爱收藏古书,因为与张伯驹有着共同的爱好,所以二人成了忘年好友。就在这次相遇中,傅增湘告诉了张伯驹一个惊人的消息,溥儒的母亲项夫人刚刚去世,正在筹钱为亡母办丧事,他准备出售《平复帖》。

不料,张伯驹听了以后反倒面露为难之色。他说:“《平复帖》我两次相求,他都不肯割爱,现在正遇母丧,如果重提此事,是否有点……”

“我知道您的意思,怕人说你乘人之危,我看不必顾虑,我去和溥儒说。”傅增湘表示要促成这件事。

回到北平第二天,傅增湘就把《平复帖》抱来了。

“溥儒要价4万,他的意思不用抵押了,还是一次买断较为简便。”傅增湘就这样为张伯驹做主了。

按照傅增湘的意思,张伯驹立即先付2万元,请傅增湘送去,其余2万元分两个月付清。张伯驹终于如愿以偿,得到了《平复帖》,其心情的快乐与感慨是一般人很难体会的。本来,收藏者的快乐就是出自喜欢和热爱,为藏品尝尽酸甜苦辣而无怨无悔。收藏者最欣慰的就是在玩赏中品味藏品所蕴含的历史文化内容,达到与先人的沟通。

说实在的,张伯驹收藏《平复帖》的过程,并不十分复杂,也没有过分的惊险,令人敬佩的则是张伯驹锲而不舍的精神,以及他收藏《平复帖》的初心和后来毅然捐出《平复帖》的壮举,这才是“三求平复帖”故事广为流传的真正原因。

《游春图》卷,隋,展子虔作故宫博物院藏舍弃豪宅只为购画

张伯驹收购《游春图》的过程,是一个最富吸引力和传奇性的故事。《游春图》之所以为人们所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721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