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前曾经在北京中国国家博物馆看过一个关于中国古代佛造像的艺术展,展出了几件山东青州龙兴寺窑藏出土的佛像。其中一尊身披袈裟,面带笑意,彰显出温文儒雅之态,即使像我这种石雕艺术和佛像的门外汉,也马上被吸引过来。长久地与它相望,这尊佛像似乎活了过来,在昏黄的灯光下一呼一吸,给予我温柔的力量。
怀着好奇心,我上网查询了山东青州龙兴寺,想知道这到底是怎样的一座寺庙,为何会有如此栩栩如生的佛像。网上对龙兴寺的介绍甚少,只知道建于北魏时期,在明代初期就被毁掉了,对于它的神秘消失众说纷纭,至今还是一个谜。
主流的说法有两种。第一种,战火洗掠说。根据史料记载,山东青州当时作为古时的战略要地,多次遭到宋金掠夺。于是龙兴寺和佛像自然难逃战火洗掠;第二种,灭佛运动说。中国历史上曾发生过四次灭佛运动,俗称“三武一宗”。这很有可能是龙兴寺被毁的直接原因。
到了年10月,有施工队在青州的一所学校操场上施工,赫然发现了操场上洞口暴露出的佛头。后来经过扩大挖掘,呈三层堆放的佛像展现在大众面前,引起巨大轰动。窑藏则东西长8.6米,南北宽6.7米。经过专家考证,确定这里就是暗藏千年的龙兴寺遗址。这一发现也成为了年中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
也许是念念不忘,必有回响,青州龙兴寺这个名字从此留在了我的脑海里,今年终于有机会去了一次山东青州。巧的是,龙兴寺旧址就在青州博物馆旁,夏天又适逢博物馆内石刻碑碣展厅重新开放,正好可以在里面好好观摩一番。
博物馆坐落在青州县城的西北角,紧邻范公亭公园,重新复原的龙兴寺就位于公园内。遗址的部分保留着唐代以前寺庙原貌,三进大殿的两条轴线、僧舍等痕迹依稀可见,足以见得当年的宏大。而龙兴寺也是我国唯一一座唐以前的大型寺院遗址。
让人感叹的是,龙兴寺遗址距离青州博物馆的直线距离也就短短余米,可是这么多年彼此都擦肩而过。如今,从龙兴寺窑藏出土的佛像大部分都收藏于青州博物馆内,一小部分藏于山东省博物馆和在全国及海外巡展,也让该博物馆成为了全国唯一一所在县城里的国家级博物馆。
别看青州博物馆只有两层,比起其他国家一级博物馆来说略显“寒酸”,但它里面的藏品可是其他博物馆所罕见的。各种琳琅满目的佛像,有石灰石的,有汉白玉的,最大的高达厘米,最小的仅有50厘米。尽管有些佛像遭到了严重损坏,仅有部分残肢,但仍能从新鲜的贴金上看出雕刻技术的高超。
在展出的佛像中,有一尊北魏至东魏年间的最为出名,被誉为“东方维纳斯”。残缺的双臂并未影响它的东方之美,面部带着含蓄的笑容,周身散发着端庄气质,让人心生宁静之感。它曾多次踏上海外“普渡众生”的巡回展,惊艳了不少人。
另一尊北齐贴金彩绘思惟菩萨像也让我矗立良久。它立于展柜内,眉眼细长含笑,头戴贴金宝冠。头微微下垂,似思索又似点化世人。那轻柔的腰身、托起的一脚,让我时常忘记它只是一尊石佛造像。
在青州博物馆中最多的就是北齐单体立佛,它的风格与北魏后期造像相差较大,头大身窄面部圆润,袈裟的刻画则极为简洁。北齐通肩田相袈裟佛立像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眉目清秀,面庞圆润,身披通肩田相袈裟,颜色如新。微微嘟起的嘴唇仿佛在说,我佛慈悲,这也让它穿越千年仍富有生机。
除了龙兴寺的佛造像,博物馆内还藏有不少精品,比如北齐傅家画像石、中国唯一留存的状元试卷、明代衡王府的遗物等。漫步其中,总觉得青州千年的文化和历史都浓缩在了这所小小的博物馆内,正应了著名艺术大师黄胄那句:“小大博物馆,天下第一流。”
部分图片来源于图虫,已授权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45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