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翁万戈将册古籍善本书转让给上海图书馆,要了对方万美元。
可就在18年后,他却将件价值连城的中国文物,无偿捐赠给了美国!
作为一个美籍华裔,他哪儿来的那么多中国古董?
更重要的是,当初把古董交还给祖国时,他要了巨款,为什么到后来,他却将故土的瑰宝无偿送给外国人?
天降巨款其实,翁万戈那么多的古董藏品,大多都不是他自己收集的,而是他的先人翁同龢收集的。
翁同龢是咸丰六年的状元,在京为官四十多年,曾担任了同治、光绪两位皇帝的启蒙师傅。历任户部、工部尚书、军机大臣,还兼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饱读诗书,政绩卓越。
早年在学习书法时,翁同龢便对古籍画作有了极大的兴趣。为官期间,他的最大爱好就是收藏古书。作为当时的帝师,财力势力自然雄厚,因此他也收集到了很多珍贵的文物。
可是他风光一世,却有一个遗憾,那就是膝下无子女。迫于无奈,他只能从大哥那里过继了一个孩子。
那个孩子,就是翁万戈。
翁万戈不到两岁,就已经继承了一座价值连城的文物宝库。可能遗传了家人的读书天赋,他在知识吸收方面天赋很高,学东西也很快。在天津接受小学和初中的启蒙教育时,成绩都非常拔尖。
年,他考取了燕京大学,后来又转到了上海交通大学,学习电机工程。
七七事变,上海沦陷。翁万戈担心战火波及家中的藏品,于是便打算移居美国。
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进入了美国的普渡大学,继续修习机电工程专业,并取得了硕士学位。
但毕业后,他没有去做有关专业的工作,而是选择了进修美术,开始了自己的绘画、摄影生活。
而那批对中国具有重要意义的翁家宝藏,也就随着他一起留在了国外。里面众多明清文人的书画作品,以及翁同龢的日记,都是中国对明清文化调查研究的重要资料。
而和翁万戈一起待在大洋彼岸的国家级藏品,是怎么以万美元拍给上海博物馆的呢?
第一批回到故土的文化珍宝翁万戈其实在年就回到祖国过,但那时国内不少地方依旧在打仗,他担心藏品运回中国后,会受到战争的影响。
与其放在一个还在战乱的地方,那不如继续放在自己的仓库中。
这一放,就放了整整三十年。
到年,他在纽约举办了一次翁氏藏书展览会,这些古董珍品才开始正式出现在世人面前。
上海图书馆研究院的陈先行,对字画藏品也抱有极大的热爱,因此在听说这个消息后,立刻启程去到美国拜访他。希望能替图书馆拍下部分珍品。
在经过不断地劝说后,年11月,部分翁氏藏书以万的价格被成功拍卖。
这批藏品,对当时中国的历史研究人员提供了许多宝贵的数据,也证实了翁万戈的藏品对中国有着重要的意义。由此,文物界的教授和专家表示,希望国家能够将翁氏藏书争取回祖国,无论用什么代价。
年2月,十二位专家学者联名写信,希望国家文物局能够将翁氏藏书迎回中国。但他的藏书都在美国境内,让文物回国,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上海图书馆的负责人连夜拜访翁万戈,希望能将翁氏藏书全部交由上海图书馆管理,并保证会对藏书给予最完好的照料。
真挚诚恳的人总是难以让人拒绝,上海图书馆负责人说动了他。
年,翁家藏品中的册宋元明清古籍,通过拍卖公司以万美元的价格成功被转让。里面包含了11种宋刻本、4种元刻本、12种明刻本、26种清刻本、27种名家抄稿本,文物价值和文献价值都不可估量。
年12月13日,翁氏藏书正式被收录在上海图书馆。这是第一批大规模回到故土的翁家宝藏。
那时的翁万戈已经年迈,他在美国发来传真,上面写道,他在美国的山林间很想念家藏古籍,但看到它们重返祖国,心中也有说不出的无限欣慰。
可既然对古籍回到祖国这件事感到欣慰,那他为什么不将那件文物送给中国,反而无偿送给美国呢?
对中美文化交流的努力尝试翁万戈在中美建交之前,他就感觉,中美之间的文化交流是很重要的。
在上世纪四十年代初,他就开始做出了把中国文化推向西方的努力。
在年,他回到江苏老家,将家乡的景色和文化都拍成电影。而后在未来的十多年间,陆续拍摄了十多部教育片和纪录片。
其中拍摄的《中国佛教》甚至还在年的亚特兰大国际电影节获得金奖。
除了拍摄纪录片,他还自制了北京故宫英文版书籍,在美国一经发行,立马就售空了。
翁万戈自己都没想到,美国人对中国的文化这么感兴趣。这也激励了他继续走上推行文化交流的道路。
在年前后,翁万戈担任了华美协进社社长,举办了竹刻展览,将中国灿烂的竹刻文化带到了西方人面前。
对于藏品的保管,他有着自己的理解。在《顾洛阜原藏中国历代书画名迹考释》的序文中他写到:“博物馆是这些收藏品最好的归宿”。
在他自己的观念里,博物馆才有专业的物质条件去进行收藏和保管。
而且,把文物放在家里,只有自己看;放在博物馆里,就能够得到宣传,就能有更多的人知晓,文物所带的的文化价值也可以较大程度地展现。
因此在年7月,他的百岁诞辰当天,件珍贵的藏品,被他捐赠给了家附近这个波士顿艺术博物馆,其中包括了长16米的《长江万里图》。
这副绘画说是中国文物界的瑰宝也毫不为过,画中描绘了中国长江从入海口绵延数千里的景色,画风细腻,气势宏伟。
在他宣布赠送的消息后,很多人都对他进行了疯狂的批判,说他让中国的国家级宝物流浪在外。但是他却淡淡地表示,说什么话的人都有,有表扬的,有批评的,有责骂的,但是他都听不见。
事实上,这也并不是一种表达手法,而是他真的听不见。
捐赠文物给波士顿博物馆时,他已经是百岁老人,身体状况很糟糕,经常都处在混沌中,甚至连家里的人自己都认不清。
保持清醒的时间只在少数,因此他对于外界的评论确实是一个“听不到”的状况。
可翁万戈作为一个在中国长大的华裔,祖上还是一代名臣,他难道就没想过将文物送回祖国吗?
分批归国的藏品其实在年成功转让宋元明清的珍稀古籍善本书后,他已经对中国的收藏技术有了一定的了解。
在年,北大图书馆的一位先生在看展的时候看到了《勺园祓禊图》,想到“勺园”就是北大的别称。就提议北大收藏这幅画。
翁万戈在得知这个消息后,联想到国家对文物的重视和保护程度,便直接将那副画捐赠给了北大的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捐赠时他已经九十多岁,却还是要坚持坐着轮椅,去亲眼看着这幅画被妥善安置。
因为他与上海图书馆负责人多年交好,并且很欣慰该图书馆对翁氏藏书的保护。于是年,在经过子女对多个图书馆的收藏条件、硬件设施、文物宣传、研究团队进行调查后,他又将47册《翁同龢日记》稿本,以及余件翁同龢档案资料捐赠于上海图书馆。
这一批回归祖国的资料,仅仅是翁同龢日记稿本就有47册,从清咸丰八年六月二十一日,记录到了清光绪三十年五月十四日,整整46年的晚清状况都被记录在上。
这批文物的回收为我国研究当时历史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
之后几年,他又陆续向上海博物馆捐了南宋画家梁凯的《道君像》、明代画家沈周的《临戴文进谢安东山图》和清代画家王原祁的《杜甫诗意图轴》。
他曾戏称自己不是收藏家,而是“守藏家”。在两岁继承这笔家产时,他的一生,就和藏品绑在了一起。
如今,距离捐赠已过四年,那件珍贵的文物,结果如何呢?他打算促进中美文化交流,起到成效了吗?
保护藏书的繁琐事项其实,翁万戈的初衷是好的,但是他没有考虑到文物修复的专业性。
从几百年前留下的古籍,要求的保护条件是十分苛刻的。
光照是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若是光照过高,纸张就会变黄发脆;照射时间太长,字迹就会褪色。就连展览所用的灯具,也是有着高标准要求的,使用白炽灯、日光灯都会对古籍的纸张造成破坏。
其次,古籍的保存对温度、湿度也有着较高的要求,温度最好在14-20℃之间,湿度最好控制在45%-60%之间。温度过高过低都会造成纸张内部结构的损坏,加速老化。
因此,如果要将古籍画作保存在展馆,就一定得备以下几方面措施:
一、控制紫外线的辐射以及可见光照射。二、合理控制温湿度。三、注重防尘防霉。四、采用特定手段防虫防鼠。五、时刻注意防火防水。
古籍保护困难的就在此:要精心控制照明光源,对自然光源也要加以控制;要安装专门的空调系统,并且配备湿度控制设备;要设计一套适用于古籍保护的通风系统。
而波士顿艺术博物馆作为一个私人性质的藏管,有足够的经济支撑去安置一个如此庞大的保存系统吗?而且,这些还仅仅只是古画古籍的保存要求,修复方面还有许多需要注意的地方。
波士顿艺术博物馆对中国的历史文化了解不够,他们也并不懂得如何去修复,如何去进行定期检护。这批文化珍宝,在异国他乡的私人博物馆又能得到什么样的结局呢?
反观上海博物馆,在接收到翁氏藏书后,立刻配备专业人员进行整理和加护,并制作了专门用来存放古籍的书盒用来保存。
之后的宣传展览,也并不是直接出示真迹。而是将其进行扫描后,再进行研究讨论,最终出版并举行展览。
这一过程,整个国家都在密切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61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