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从三希堂的空壳中,我们也不难发现这是一间气质不凡的屋子,在金碧辉煌的宫殿内部,堪称特立独行。紫禁城,堪称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博物馆,而三希堂使宫殿的博物馆性质显露无遗。
对此,学者祝勇在紫禁城杂志《三希堂——帝国的博物馆》一文中作了详细论述。
紫禁城乾隆曾经亲自发起和领导了书法征集运动。而皇帝的万寿之日,如雍正、乾隆、慈禧太后的寿诞,又为这种文物征集活动提供了一个名正言顺的理由。与雍正、乾隆等皇帝的收藏爱好相比,慈禧太后毫不逊色,除将整个宫殿变成她的收藏仓库以外,她个人还专门用三间大屋储存宝物,与乾隆珍藏墨宝的三希堂相映成趣。这三间大屋由三面木架分隔成柜,每柜中置有檀木盒一排,统共三千箱,各自标有名称,至于藏于他处不须记载入册的宝物,就无法统计了。
太和殿于是,在皇帝与臣民、宫殿与民间之间,形成了一种侵犯与被侵犯、施虐与受虐的关系。所谓天下,就是帝王的权力能够抵达的地方,而宫殿中的宝物,则以视觉形式呈现了帝王对天下的征用关系。
三希堂内景有意思的是,许多人对于这种被侵犯与受虐的处境乐此不疲,原因是每一个受虐者,转过身来便是施虐者,对更加弱势的群体进行侵犯和施虐。通过宝物的流向,我们可以看见整个帝国编织成一张巨大的施虐的网,与权力的金字塔结构遥相呼应。输掉了珍宝,却赢回了权力,而权力又可以掠夺更多的珍宝,这一浅显的道理,成为帝国官场的通用法则,只有真正的民间底层社会,才真正居于被侵犯和受虐的地位上,永世不得翻身。
清高宗乾隆帝朝服像网络图片据说慈禧寿诞之时,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官员都在敬献的宝物上费尽心机,初入军机的刚毅特意制作了十二面镂花雕饰精美的铁花屏风;直隶总督袁世凯送上的则是一双四周镶有特大珍珠的“珠鞋”,算上成本和宫门费(即用酬金打点太后的近侍太监们),总共70万金。
皇帝的收藏爱好,他个人无须支付任何成本,只需笑纳就可以了,这是皇帝与民间收藏的本质不同,他需要支付的,是帝国的行政资本,也就是说,他需要以帝国的行政资源,对进献者予以回报。
王献之《中秋帖》局部故宫博物院藏这使宫殿的收藏,具有了受贿的性质。当然,这是一种充满艺术性的贿赂,如同一位作家所说:“它可以堂而皇之地活动在光天化日之下,而不必提心吊胆地出没于暗夜暮色之中。”
为了与中央保持一致,收藏热在大清王朝的行政系统中方兴未艾。
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庆亲王奕劻。北京地安门外定阜大街的庆王府门口,来路各异的献宝者络绎不绝。有一位名叫陈璧的道员级闲官,贫困之中,以孤注一掷的决心,将亲戚所开金店中的稀世之宝东珠、鼻烟壶数件进献庆亲王,果然换来了邮传部尚书这一正部级职位。
王珣《伯远帖》局部故宫博物院藏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蒙古镶蓝旗出身的锡良自告奋勇,率兵督陕,紧要关头,奕劻仍不忘记向他索贿,气得锡良大呼:“生平不以一钱买官,况此时乎!”这还不算典型,最典型的是年底,各省独立之际,袁世凯力请清廷颁布《逊位诏书》,奕劻亦不忘抓住商机,向袁世凯索贿。国破之际,具有商业头脑的奕劻在天津租界内创办一家“人力胶皮车公司”,同时跻身中华民国最牛私人收藏家之列。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4458.html